新中国儿童电影史的历史书写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儿童如影随形。无论是梅里爱《月球旅行记》中充满奇异幻想的儿童视角与愉悦体验,《天堂电影院》中热爱电影的小男孩托托的成长历程,《小鞋子》中单纯善良的兄妹之情,《菊次郎的夏天》里小学生妙趣横生的夏日公路之旅,《雨果》中儿童作为叙事主体串联而成的冒险经历——银幕上的孩童总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温情、纯真和感动。
儿童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从1922年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问世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儿童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从拓荒到多元的演进历程。多年以来虽有诸多学者从儿童电影的影片读解、编剧制作、文化内涵、美学特征、媒介反思等多个方面对儿童电影展开研究,但儿童电影艺术研究至今比较缺少系统、完整、体现学科思维的儿童电影发展史著述。除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等少数著作外,国内对儿童电影发展历史的叙述在电影史研究中显得成果寥寥。
 新中国儿童电影史的历史书写
文章插图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资料图片
儿童电影的历史发展与时代进程
谭旭东教授的新著《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一书,在中国电影史专题书写的角度具有某种开拓性意义。该书从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创作理念、拍摄方法、传播特点等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影片文本,对中国儿童电影的历史、发展、传承与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分析。作者根据史学书写的需要,参照现当代文艺发展惯有的历史分期方式,将1922—2019年期间的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其中,我们能看到儿童电影的制作观念、表现手法、技术手段历经的革新与进步;儿童电影又如何伴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生产体制的改造,电影职能的转向,传播对象主体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媒介环境的丰富而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艺术样貌等丰富内容。
在对本书叙述主体的框定问题上,作者在国际目前尚无对“儿童电影”这一概念的公认定论前提下,参照了中西方专业儿童电影学者对“儿童电影”的描述,进而得出自己对儿童电影的特征归纳。如美国出版的《电影术语词汇》一书概括儿童电影为“具有专为吸引儿童及供儿童娱乐的内容及处理手法的故事片”,国内儿童电影学者郑欢欢曾给“儿童电影”下定义为:儿童电影是儿童世界的影像表达,具有“通过电影影像的方式表达儿童世界的媒介特性”和“以适合儿童审美的方式表现儿童精神世界本质”的儿童本位特征。在此基础上,本书作者将儿童故事片选定为主要探讨对象,认为儿童电影应具有反映儿童生活,把握儿童心理,具有儿童情趣的艺术特点,其后的文本探讨亦围绕符合此类艺术特点的儿童电影作品渐次展开。
本书在书写新中国儿童电影史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没有孤立解读影片文本,而试图在儿童电影与时代进程的共振之中总结创作规律、探寻变革脉络,描绘发展轨迹。道格拉斯·戈梅里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电影最让历史学家着迷与兴奋的方面就是电影作为艺术、社会、技术和经济关系的一个体系与各民族文化的许多不同方面相互交叉的程度。”也就是说,历史写作必须要回到历史现场,儿童电影史的书写也需要结合影片发生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影响、文化思潮而进行作者个人观点的生发。这一点在本书中有着明显体现。全书不同章节皆以该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语境与电影史观统摄全章,结合彼时社会环境及政治话语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对儿童电影在不同电影观念与功能论调的指导下,呈现出的相应创作特点与文化主题,进行学术探讨。
 新中国儿童电影史的历史书写
文章插图
《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谭旭东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儿童电影的创作观念与美学风格
电影史的书写不仅是历史的总结,更是冀望能够对创作有启示可借鉴。在时代主流电影观念如何影响儿童电影的创作实践的问题上,作者提出随着社会主流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变革,儿童电影的观念意识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随之影响着不同时期儿童电影中的人物塑造、美学风格与题材内容的转变。通过对四个历史时期儿童电影创作的总结,本书认为儿童电影创作观念由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的认识与教化价值甚于审美价值”的工具论观念,不断经历着由“宣传职能化”到“儿童本位化”的转变。其中的儿童形象也从《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小兵张嘎》中的嘎子,此类成人化、革命化的儿童角色塑造,向少数民族儿童、残障儿童等更加丰富的儿童形象设计转变。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儿童电影进行并置探讨,作者指出儿童电影的美学风格逐步呈现出以现实主义为主导,“苦难美”与“诗意美”交织的主要发展态势;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推动,文化语境的变迁引领取材空间的扩大,儿童电影题材也经历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型。人物传记题材、科学幻想题材、农村题材等都出现在儿童电影的表现范畴之中,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奇异幻想、情感萌动、认知困惑等都被大银幕记录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