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多帮帮“中等生”

【科技成果转化:多帮帮“中等生”】作者 |邱超凡 池长昀
当前 ,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 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是什么?
有人认为 , 我国不缺渠道也不缺资本 , 痛点在于很多所谓“成果”并不是真正的成果;有人认为 , 我国高校院所有大量成果 , 企业也有大量需求 , 痛点在于我们缺少像京东和淘宝这样的平台;也有专家觉得 , 痛点就在于缺乏像华为这样重视创新 , 愿意并有能力承接成果的企业 。
哪种说法对呢?笔者认为 , 这些说法都有对的一面 , 但科技成果转化是复杂的系统问题 , 科技成果转化之痛并不是单方面的 , 而是多方面的 。
三类科技成果
创新经济学中有个词汇叫“知识过滤器” , 它存在于存量知识与经济上有用的知识之中 , 从语义上理解 , 其实质就是“科技成果过滤” 。
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都不可能面向所有研究方向、科技成果 , 因此引入“过滤”机制 , 精准聚焦相对较少的科技成果 , 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意义 。
从“科技成果过滤”角度可以简单把科技成果分成三类 , 第一类被认定为非常适合转化的成果 , 称之为成果“优等生”;第二类被认定为非常不适合转化的成果 , 称之为成果“差等生”;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的成果 , 称之为成果“中等生” 。
非常适合转化的成果“优等生” , 转化起来通常不难 , 很多企业抢着承接 。 这类成果可以不要中介和平台 , 也可以不要到处找资本 , 敏锐的资本会围着转 , 甚至不需要刻意去推动转化 , 就能水到渠成 。
非常不适合转化的成果“差等生” , 可能太基础或太前沿 , 或者经概念验证认定为应用前景并不理想 。
这类成果就算技术转移的“金牛”来了 , 再“疯狂”的资本 , 再愿意创新的企业 , 也暂时无能为力 。
但是那些介于中间的成果“中等生” , 即有一定应用前景但还不明朗、有一定成熟度但不是很成熟的成果呢?
随着近年来国家的重视、体制机制的完善、科研人员观念的转变 , 高校科研院所的这类成果“中等生”应该不在少数 。
但在过滤机制之下 , 这类成果不具备支持优先级 , 所以面临着“转化难”的问题 。
提高“培优”成功率
现阶段高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数量的成果“中等生” , 这个现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 。 通过正确开展成果评价 , 找出这些“中等生”并将其转化落地 , 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非常重要 。
但由于资源有限性 , 成果“中等生”不大可能享受与成果“优等生”一样的支持力度 。 现实中很多中介只愿意去对接成果“优等生” , 资本也只愿意去投资成果“优等生” , 企业更是只愿意去承接成果“优等生” 。 正因如此 , 大量的成果“中等生”无法走向市场 , 造成没有成果可转的假象 。
也许有人质疑 , 为什么不能把成果“中等生”培育成“优等生”再去转化呢?如果不够成熟 , 是否不要操之过急?
笔者认为 , 培育的过程广义上就是科技成果转化 。 对成果“中等生”的培育 , 光靠高校院所是不够的 , 需要中介、企业和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参与 , 甚至发挥主体作用 。 这不仅有助于加快“培优”进程 , 还可以大大提高“培优”成功率 。
如何激励科技成果“中等生”的转化?需要政府部门出台针对性激励措施 , 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降低转化成本;另外 ,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 缩短转化时间 。
当然 , 科技成果的“中等生”是相对的 , 转化时也须区分轻重缓急 。 笔者呼吁 , 好机制、好中介、好平台和耐心一点的资本要形成合力 , 给科技成果“中等生”以关注和信心 。
因为“优等生”不是与生俱来的 , 如果给予“中等生”足够的信心与支持 , 将来它们为经济社会的贡献 , 并不会比“优等生”差多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