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为什么被认为再无人能写出词中每一句都是答案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写下的千古绝唱,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辽阔壮丽,情豪迈奔放,读来大气磅礴,令人酣畅淋漓,无与伦比的恢宏气势无出其右,甚至被认为应为古今词中第一,非常人能够写出。
据说当时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下令各专家学者也写一首出来,结果没有一首可以超越,文采和境界都远远不及。
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沁园春·雪》这样的词呢?如果我们把整首词分为以下八句,每一句其实都已经给出了答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为什么被认为再无人能写出词中每一句都是答案
文章插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身处北方之地,正是满地冰霜、连天风雪的时候,极目远眺,所见之处,千里之遥、万里之阔,一个“千”字、一个“万”字,足见胸怀之广博宏大,这两个字也为整首词立下了极高的基调。
千和万都是数字中的大者,以一字入诗词都可以展现出辽阔的气势,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里两个短句连用“千、万”,更加紧凑也更加气势不凡,使人瞬间如临其境,立于广袤天地之间,感受到北国的冰天寒意,意境开阔而宏大。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沁园春·雪》为什么被认为再无人能写出词中每一句都是答案】一眼望去就达长城内外,再望即见黄河上下,如此宽广的眼界,世间难有。即使当年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望也不过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烽火扬州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望得要高一层,但也只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两相对比,眼界的区别一目了然。
站在当时的地方,很显然并不能真正的看见长城黄河,而是心中所见。“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目力所及终有尽,心之所及才无边。
正因为毛主席以心“望”见了莽莽国土、滔滔江河,才不会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才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沁园春·雪》为什么被认为再无人能写出词中每一句都是答案
文章插图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好一个“欲与天公试比高”!天高又如何?那就来比一比看谁更高!如此博大的胸襟和抱负正是一个领袖人物所必备的,唯有如此,才能一往无前,战而胜之。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有多高,那是决定你成就的高度,还有一句话是“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要站在最宽广的舞台上面,必须先要有站上去的雄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此首词前面三句气度非凡,紧接着以一个“须”字为转折,顿时沉静下来,颇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之意。
欲成大事者,不仅要有如猛虎一样搏击天地的霸气,同样也要有细腻温情的一面,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全盘考虑。因为刚易折、柔易弯,只知“刚”就成了一介莽夫,只知“柔”便失去了气魄,唯有刚柔并济,才能达至完美。
从规模宏大的长征到指挥艺术妙到毫巅的四渡赤水,毛主席对刚柔的拿捏水准可见一斑。
《沁园春·雪》为什么被认为再无人能写出词中每一句都是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