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遇三毛与荷西:一生陪你尽疯狂( 二 )


三个月后 , 三毛收到一封来自撒哈拉沙漠的信:
“我想得很清楚 , 要留你在我身边 , 只有跟你结婚 , 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 。 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原来荷西竟收拾行李 , 一声不响地跑去撒哈拉沙漠的德国磷矿公司找了份工作 , 还在离公司来回100公里车程的小镇阿尤恩租下了一幢小屋 。
这封简单平实的信 , 她读了近十遍 , 又在街上走了一个晚上 。
1974年4月22日清晨 , 她给尚在熟睡中的合租女友们留下租金和字条:“走了 , 结婚去也 , 珍重不再见!”
重遇三毛与荷西:一生陪你尽疯狂
本文插图
三个月后 , 法院的秘书老先生终于通知他们可以办理结婚手续了 。
结婚那天 , 荷西并没有请假 。 三毛来回走了很多路 , 去卖水的地方提了好几桶水回来 , 放在浴缸里存着 , 因为太累 , 倒在席子上睡着了 。 接近黄昏的时候 , 她被荷西打鼓似的敲门声惊醒 , 开开门 , 见荷西手里捧着一个大纸盒 , 眼中又焕发又深情 。 打开盒子 , 她发现是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 。 荷西在沙漠里走得快要烤死才找到这幅完整的 。
她给他轻轻一吻 。 想到再过一小时 , 他们就要成为结发夫妻 , 两个人的眼眶同时发热起来 。
重遇三毛与荷西:一生陪你尽疯狂
本文插图
沙漠里没有花 , 三毛在阔边草帽上别了把香菜 , 穿一件优雅的淡蓝色细麻布长衣 , 与穿深蓝色衬衫的荷西走了四十分钟路去法院 。 这是小镇上法院第一对外国人在此注册结婚 , 穿了黑色西装、打了丝领结的秘书先生与穿了黑色缎子法衣的法官比这对新婚夫妇还要紧张 。
礼毕 , 新婚的两个人手牵手走回家去 。
3
1974年10月6日 , 她第一次正式以“三毛”为笔名在台湾《联合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
等不及荷西回来 , 她拿着报纸出发步行去找荷西 。 虽然不识中文 , 但见太太的文章发表得如此顺利 , 荷西还是高兴坏了 , 两个人一道在沙漠里跳起舞来 。
这是一篇白描新婚小夫妇饭桌趣事的轻松文字 。 三毛逗荷西 , 中国的粉丝是高山上一根一根被冻住的春雨 , 牛肉干是治咳嗽的药片 , 紫菜呢是蓝色的复写纸……纯真的荷西总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 说到她拿小黄瓜片去哄在沙漠里居然要求吃冬笋的荷西老板时 , 她写道:
“荷西含情脉脉地望了我一眼 , 婚后他第一次如情人一样地望着我 , 使我受宠若惊 , 不巧那天辫子飞散 , 状如女鬼 。 ”
乘吉普车直渡撒哈拉的蜜月归来 , 他们开始热情地布置自己的小家 。
他们亲自调石灰水泥 , 将小屋里里外外刷成鹤立鸡群的白色 。 木板太贵 , 三毛偶然在街边发现一堆废弃的长条状空木箱 , 着人拉回家来拆掉 , 荷西利用周末亲自设计、打制成家具 。 看到荷西在正午熔浆般的烈日下沉默而坚持地工作 , 她很为自己有这样一位丈夫而骄傲 。
重遇三毛与荷西:一生陪你尽疯狂
本文插图
她用空心砖靠墙铺好 , 再放上木板和厚海绵垫 , 上面盖上跟窗帘一样的彩色条纹布 , 后面用线缝起来 , 便成了一个美丽的沙发 。 桌子铺上白布 , 再放上母亲寄来的细竹帘卷 , 摆上朋友送的陶土茶具 。 墙上是好友林怀民手书的“云门舞集”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 和艺术家林复南寄来的现代版画 。 深色的书架上是整齐的书列和荷西送的骆驼头骨 , 旁边是新添的羊皮鼓、羊皮水袋、水烟壶……她还发挥“拾荒”特长 , 在垃圾场里拾回一个旧汽车轮胎 , 洗干净了平放在席子上 , 里面填上一个红布坐垫 , 像一个鸟巢 , 谁来了都抢着坐 。 她穿过坟场去镇上时 , 发现一位沙哈拉威老人坐在坟边刻石头 , 朴拙奇异的作品顿时打动了她 , 这些优美的石刻艺术品自然也被请进了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