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六朝期间 , 朱雀桥都是浮桥 ,“陈天嘉六年(565年)九月 , 新作大航” , 这是见于史载的最后一次修桥 。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 南唐重修金陵城 , 此前一直在城外的秦淮河被纳入城内 , 朱雀桥也成了城内之桥 。随着两岸居民越来越密集 , 大河变成了小河 , 桥宽也跟着越变越窄 , 据宋代史书记载 , 桥长为50米 , 宽为9.8米 。
即便如此 , 宋代的朱雀桥依旧“甚为壮丽” , 宽大的木头桥身上面盖有16间大屋 , 史书记载为“廊桥” ,
廊桥的作用是保护木质桥身 , 还可供行人遮阳避雨 。
风雨潇潇 , 历经千年 , 清朝以后 , 朱雀桥故址早已缥缈难觅 , 古渡口也无迹可寻 。
清人陈文述的《朱雀桥》诗云: “野草溪花媚晚凉 , 残基犹说晋咸康;镇注桥北无遗址 , 何处当年廿四航?”
说明朱雀桥遗址在清代已难寻觅 。
自清代以来 , 朱雀门位置亦有两说:其一 , 在今镇淮桥处;其二 , 在古桐树湾长乐渡处 , 即明代聚宝门内东北武定桥西侧 。
那么镇淮桥究竟是不是朱雀桥呢?
史载 , 朱雀门南临淮水 , 《宫苑记》中称朱雀门距台城7里 , 《地图》中称距宣阳门6里 。此外 , 宋、元二志认为朱雀门在“镇淮桥北左南厢” , 即在今镇淮桥东北 , 但又认为当时府城南门里镇淮桥可能即古朱雀航所在 。
明代陈沂《金陵古今图考·历代互见图考》认为 :“镇淮桥即朱雀桥者 , 盖萧梁时移航于此 , 遂名 。旧航之处 , 唐所谓长乐渡也 。”认为朱雀桥初在镇淮桥东北的古长乐渡 , 梁代向西迁移至今镇淮桥处 。
六朝时期秦淮河水道或有变迁 , 其水面宽阔 , 水流湍急 , 朱雀桥屡遭冲毁 , 多次重建 , 所以明代陈沂推测朱雀桥前后易址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 这也与前述史料中台城大司马门和朱雀门之间御道长7里或8里的两种记载相吻合 。
事实上 , 朱雀桥在哪并不重要 , 因为它体现的更多是一种怀古感今的幽思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刘禹锡本人也不知道朱雀桥在哪 。
他虽然写了著名的《金陵五题》 , 但其实并没有来过南京 。在《金陵五题》之前有一篇小序 ,“余少为江南客 , 而未游秣陵 , 尝有遗恨 。后为历阳守 , 跂而望之 。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 , 逌尔生思 , 欻然有得……”
大意是 , 我自小在江南长大 , 从来没去过南京 , 秣陵是南京的别称 , 我经常感到很遗憾 。后来在安徽和县做官 , 经常踮起脚朝南望 , 刚好有朋友写了一组诗《金陵五题》给我看 , 我读完很有感觉 , 于是写诗和了他 。"
所谓“ 朱雀门前朱雀桥 , 行人唤渡雨潇潇 。六朝遗事知多少 , 流尽清淮水一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的朱雀桥、乌衣巷等地名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 成为南京富有诗意的象征 , 正如邓海南在《诗意之城》中所写 , “让我们面对斑驳的古城墙 , 遥想当年的城市风景 。其实更为重要的纪念 , 是比城砖更厚更重的方块汉字!如果没有刘禹锡的诗句 , 谁还会记得 , 早已不存其迹的朱雀桥和乌衣巷;如果没有韦庄的诗句 , 一道破废的台城又有什么意义?”
推荐阅读
- 神话传说中,神兽凤凰与朱雀原来是如此关系,难怪世人会搞混!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除了诗词歌赋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吗?
- 这些神兽来头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代表着什么?
- 他多次斩获书法“最高奖”,用小楷写《桥边姑娘》,很般配
- 诗词歌赋|钟书林丨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 诗词歌赋|揭秘李白家族迁居四川江油的隐秘内情
- 诗词歌赋|一个人再有才,若不能很好的推销自己,多数还是一事无成
- 诗词歌赋|哈索尔的廊柱上,刻写着法老情诗,最美的句子是:你偷走了我的心
- 诗词歌赋|晏殊意境最美的一首词,短短6句,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美得心醉
- 诗词歌赋|李清照的一生为何前期辉煌后期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