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借宿屠夫家,意外发现失踪国宝,其上有篆文,一字值万金 | 文 三只眼文斋
文章插图
一说到国宝,大多数人想到的不外乎是金银器物、珍珠钻石和各种奇珍异宝,其实许多顶级国宝都跟文化有关。比如,《文史参考》杂志曾经邀请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众多国宝中进行权衡、取舍,最终评定出我国九大镇国之宝,包括太阳神鸟金饰、西周利簋、秦石鼓文、《孙子兵法》竹简、《平复帖》、《五牛图》、真珠舍利宝幢、定窑孩儿枕、渎山大玉海。今天,小编给大家聊一聊九大镇国之宝中的“秦石鼓文”。
文章插图
据考证,根据“秦石鼓文”文字形体、刻制工具,以及秦君称谓这三方面进行认定,该石鼓文应该是战国晚期秦惠文王时的作品。石鼓共有10只,每只高近3尺,直径1尺有余,重约1吨左右。石鼓上刻写篆文,主要记述平民百姓渔樵耕读的频繁生活内容。先秦时期的篆文在书法界有“篆书之祖”的美誉,体现了烈烈秦风的神韵,在出土文物中并不多见,业内专家评价说:石鼓上的篆文,一字值万金。
文章插图
刻有篆文的这10只石鼓发现较早,唐太宗时期,有牧羊人在陕西陈仓山偶然发现了10个形状像鼓的石头,上有如天书一样的篆文,民间以为是天降祥瑞,急忙上报朝廷。经太宗皇帝派出的当世顶级的金石专家考证,来历才渐渐清楚,用大篆刻写的内容也逐步得到“破译”,自此,就有了“秦石鼓文”的传世之名。安史之乱爆发后,陕西的地方官惧怕石鼓毁于战火,被朝廷怪罪,也是为了保护这10个国之“重”宝不被损毁,便把它们埋在了土里。
文章插图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社会趋于稳定,文化得到发展,有人才从前朝的记载中知道有这10只石鼓的存在,但对埋鼓之地却不甚了了。一个叫做司马池的北宋官员,费尽心思,寻踪觅迹,最终找到了这些石鼓。但遗憾的是,有一只石鼓却渺无踪影,造成了国宝的残缺。虽然朝廷也曾重赏寻鼓,然而这只石鼓还是始终不知去向。直到宋仁宗赵祯登基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失踪了的石鼓重见天日。
文章插图
发现失踪石鼓的过程,还是一件十分有趣的经历。宋仁宗时期的一位金石专家向传师,对奇石古玩有独到的眼光和深入的研究,在当时颇负盛誉。一天,向传师去凤翔公干,路上错过了驿站,只好临时借宿在一个屠夫的家里。那天晚上,月华如练,屠夫家的后院一片光亮。向传师睡到夜半,被后院里的磨刀声惊醒,对各类石材了如指掌的他,听出屠夫所用的磨刀石发出的磨刀声与众不同。
文章插图
向传师急忙披衣而起,来到后院,借着明亮的月光,他看到屠夫正在一只石鼓状的巨型磨刀石上蹭刀。走近再看,向传师突然之间激动得手足轻颤,两眼湿润。这哪里是什么磨刀石啊,这不是大家都求之不得的秦文石鼓吗?只是,这只石鼓曾被从中间凿空,做过米臼,鼓身遭到了破坏。据屠夫说,看到石鼓厚重,还把它当作砧板来使用过。
文章插图
这件国宝历经世事磨难,上面的篆文磨损较大,但好歹还是把10只石鼓凑齐了。当全部10只石鼓运到汴京后,得到了极好的保护,甚至,酷爱文字书画的宋徽宗还给每一只石鼓加了一圈金箍。北宋灭亡时,石鼓又险遭劫难,金兵发现了这10只石鼓,但幸好金兵只对石鼓上的金箍感兴趣,取走金箍而把石鼓扔在荒郊野外,民间有志之士才有机会,把石鼓运往汴京孔庙里保存下来。
推荐阅读
- 宋小宝书法被网友盛赞,潇洒飘逸,深得赵本山精髓,专家:江湖体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镇海吼”重达32吨,历经千年不倒,却倒在专家自作聪明的保护上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几十块买的齐白石虾,专家看后手抖称最值钱的就是这半只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老农修猪圈意外挖出186具尸骸,检查后专家秦始皇祖坟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