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讲的是什么礼数,有什么禁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思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既懂礼貌,又有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且我国的礼义文明渗透各个领域,礼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仪则是礼的表现形式,现在我们会把古人的一些礼仪加以改良,去除糟粕留其精华,加上现在的一些观念习惯形成了一套更为完善的礼仪系统。
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讲的是什么礼数,有什么禁忌?】但是古代的传统中,有很多还是可以继承发展的,特别是有一些俗语,简短几个字却大有深意,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那这句话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禁忌呢?有很多人不知道,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看完就秒懂了!
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讲的是什么礼数,有什么禁忌?
文章插图
图片:父子同席吃饭剧照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蕴含着被大家认可的道理,这句话在农村流传更广,过去的农民由于生活条件的原因,接受的教育有限,思想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封闭,农村常常流行的一些俗语、俚语,都是祖先在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加以改良,这些俗语押韵合辙、朗朗上口,很容易被记住,而且其中的道理也容易理解,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更容易口口相传。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说的是农村在酒席上的一种习惯,实际上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些禁忌。
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讲的是什么礼数,有什么禁忌?
文章插图
图片:古代农村酒席剧照
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从儒家文化中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人跟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儒家文化倍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他们用这种文化束缚百姓,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教育百姓应该遵守应有的礼仪,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儒家文化中,特别被推崇的是孝,三纲中有父为子纲的说法,父子并不是平等的,父亲对孩子的命令,孩子绝对要服从,并且父亲的权威不允许儿子质疑。当然父亲也要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单是基于这一点,儿子就是没有资格跟父亲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
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讲的是什么礼数,有什么禁忌?
文章插图
图片:儿子跟父亲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剧照
我国的酒桌礼仪也有诸多的讲究,“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中的“席”不是凉席炕席的席,是农村说的大席,就是酒桌的意思。
在我国,酒能够起到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如果在饮酒的时候失了礼数,就失去了饮酒的意义。吃酒席时座次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正对着门口的位置是主位,是长辈或领导所坐的位置。而且按照每个客人的受重视程度,相对应地坐在什么位置上,主人都会给安排好。
其次菜品也是有讲究的,什么级别的酒席会上什么样的菜品,在饮酒过程中斟酒的顺序,以及酒杯的浅满,都是学问,既然酒席会有这么多的讲究,所以为前来参加酒席的客人安排座次,是在整个酒桌礼仪中的重中之重,那么父子自然是不会被安排在一张酒桌共同饮酒的。
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讲的是什么礼数,有什么禁忌?
文章插图
图片:正对着门口的位置剧照
另外酒席的设立也是分等级的,就像当年的刘邦在参加县太爷欢迎吕太公的宴席时,也是没有资格坐在堂上,幸亏他机敏喊了贺万钱三个字,才有幸坐在堂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