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夜读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文 | 烟雨客
鲁迅弃医从文,他觉得唯有文学才能解救人们愚昧的思想,而这显然要比治病来得快,救的人多。宋朝人侯畐生在乱世,选择了弃文从武,寄望拯救人们于乱世之中。
 烟雨夜读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文章插图
在他看来,文已不能解决问题,而武却是最现实的选择。就如他知道,这世间并非只有寒食才家无烟火,很多穷人早已食不果腹。
寒食
宋 侯畐
满地落花收不得,子规声里抱愁眠。
贫家无日非寒食,未必今朝始禁烟。
抱愁而眠的贫苦之人,早已没有心思收拾落花,遑论生火做饭了……忧国忧民的深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他了解民生疾苦,也将其写入诗中。这位诗人是侯畐(1204年—1258年),字道子,号霜崖,宋朝时期浙江省乐清市缑山(今属蒲岐镇)人。三贡于乡,两试转运司,皆第一,进礼部考试,未取,弃文习武。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以武举出仕,历任合浦县尉(今属广西)、柳城(今广西柳州)知县、卫步军司干办公事、侍卫马军行司计议官等职。
为人则心系稼穑,当官则忠于王事。宝祐五年(1257年),调任海州(今连云港)通判兼河南府计议官。次年十一月,叛将李松寿(降元后改名李璮)割据山东,引兵突击涟水、泗州一带,畐率部抗击,众寡不敌,英勇牺牲,终年55岁。海州亦陷敌手,全家妻子等7人同时遇难。事闻京师,太学生31人将畐全家壮烈牺牲事迹上报朝廷,诏令在海州及家乡乐清同时立庙祭祀,以彰忠烈,谥节毅。
暮雨
宋 侯畐
暮雨生寒衣袂薄,楚乡客子正伤情。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一个潇潇暮雨天,他怀念故园,渴盼家国统一,这时他呼吁人们不要停船在芦花边,因为会有大雁带着西风,半夜而来。
那时的人们,虽然流离失所,却也保持着骨鲠之气,不肯随世沦落。
 烟雨夜读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文章插图
就如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
暮雨
宋 周文璞
暮雨潇潇郎不归,尊前谁忆旧歌词。
望夫乌臼浓于染,叶叶惊秋恨欲飞。
诗人托思妇之名,在下着秋雨的傍晚,盼不到心爱的人回来,想起了当日的歌词,他们曾哼唱。望向远方,乌桕树的颜色浓得化不开,落叶惊秋……
他也曾至王安石的墓前,写下后人的伤感。
至荆公墓
宋 周文璞
一丈荒坟上,悠悠落日斜。
子孙来祭后,守墓扫松花。
 烟雨夜读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文章插图
荒废之上,日落悠悠,何人祭扫,松花满袖……对忠臣义士的怀念,当不是以亲人故交为界限的。人们会永远记得那些心怀家国天下、付出牺牲的人。
山居书事
宋 周文璞
荼醾架倒无人架,全似老夫狂醉时。
昨夜一场溪雨横,又漂苔藓到花枝。
选择了隐居终老的周文璞,也曾在春暮时节,看着倒伏的荼蘼花,想到零落的自己,尽管令人感伤,他依然看到了溪雨初涨,苔藓飘来,爬到了花枝之上……个中意趣,想来只可意会吧。
烟雨夜读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烟雨夜读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