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苏州河畔的纺织行业,曾经辉煌了一个多世纪,潺潺的水声与织布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复兴的史诗乐章。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承载着百年纺织历史记忆的申新九厂,则成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继续诉说着那一代人的纺织记忆。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上海纺织博物馆(星号处)
申新纺织九厂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上海解放这段时期,纺织业作为上海的“母亲工业”开始迅速发展。据统计,1930年上海产业工人28.5万人,其中纺织行业20万人,至1949年上海解放时,共有纺织企业4552家,棉纺锭243.54万枚,占全国棉纺锭总数的47.23%,号称“半壁江山”。
坐落于苏河畔的申新纺织九厂,其前身是1878年在杨树浦筹建的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这是中国第一家官商督办的机器纺织厂,中国第一家机械棉纺织厂。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位于杨树浦的三新纱厂旧影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申新纺织九厂大门旧貌
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后几经周折,易名为:华盛纺织总厂、集成纱厂、又新纱厂和三新纱厂。1915年,无锡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司。1931年荣氏兄弟从盛宣怀的后人手中购得三新纱厂,并更名为“申新九厂”。1932年,申新九厂迁入澳门路150号。比较奇特的是,新厂房的每一块砖头都是由旧厂房拆迁而来。
至1932年,申新系统拥有9厂,成为民族资本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纺织企业集团。随后,申新九厂正式投入生产,彻夜轰鸣的纺织机器,响彻了65个春秋。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1947年地图中的申新第九纱厂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申新九厂提倡国货标语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申新九厂的人钟牌商标
很长的一段时间,申新九厂曾创造过纺织企业的许多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
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1966年,申新九厂改名为“上棉二十二厂”。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1950年生产实景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英国客人访问参观申新九厂工人托儿所

【记忆】从申新九厂说起海派纺织历史,感受沪上时髦基因的渊源
文章插图
1989年商用地图册中的上棉二十二厂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纺织业以壮士断臂的勇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
织造出上海“时尚文化”的优秀基因
20世纪初,中国初创的纺织业有棉纺织业、毛纺织业、丝织业、染织业、针织业等。纺织业的发展丰富了我国的服装面料,使得我国的服饰文化更加丰富绚丽多彩。尤其旗袍面料的发展,使得上海旗袍面料种类丰富起来,出现了丝绸、丹饰林、民间印花、棉布、羽纱、毛呢、毛绒、蕾丝等面料。同时面料上的装饰纹样的审美特点也有了较大变化,不同质地不同剪裁多种花色的旗袍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同时又刺激了民族纺织业的发展。
上海的时装业也从最初只有专做中式服装的成衣铺,到1917年上海川沙人金鸿翔、金仪翔在南京西路创设鸿翔西服公司女子部,此后上海服装业就有了专做中装的本帮铺和专为洋人缝制洋服的红帮裁缝铺之分。1948年,上海就有西服、时装、童装店993家,开设在南京路上的有54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