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古代社会讲究“士农工商”,所以很少有人去愿意从事商人这一职业,但是慢慢地人们发现相比较身份高低来说,贸易这件事情更加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是有不少老百姓就尝试着将自己种植一些粮食或者特产拿出来贩卖以补贴家用。随着不少农民以“商人”为第二职业,他们也逐渐在贩卖商品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规律和赚钱手段,比如这句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就是做买卖的一个讲究,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千里不贩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驯养马的国家,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了马的记载,一开始马的作用和牛一样,也是运载工具,后来随着战争的频发,人们发现马这种动物不仅机动能力强,而且高大威猛冲击力大,完全可以作为战争兵器使用,于是在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马也在人类战争史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时期,谁拥有了马,谁就拥有了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后来中原王朝也开始重视马匹的驯养,比如说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后,祁连山之下就成了大汉王朝养军用战马的一个马场。
文章插图
因为马匹的珍贵和强大的用处,使得马匹的价格一直都很昂贵,按理说买卖马匹应该是很赚钱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农村的集市上见过卖牛、骡子、驴这些的,却很少有见贩卖的呢?就是有也是本地人卖自己的马,少见成批量的马售卖呢?其实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马看品相。人们常说“马看牙板”,这个相马基本的无非就是看马匹的肌肉、身高、精神状态、鬃毛这些。长途贩卖马是非常辛苦的,马在运输途中很容易掉膘,马看上去瘦弱没有精神,而且相马认为好马的毛色一定是油亮的,长途跋涉中根本没时间给马梳毛、洗澡,毛看上去没有光泽,这样的马到了地方就会折价。二、马分产地。在中国历史上的养马场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主要是蒙古、青海、河套平原这一带,水草肥美、地势辽旷。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水草养出来的马儿就不一样,所以马从一个地方被贩卖到其他地方很容易水土不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插图
三、背后的成本太高。其实在古代也是很少有贩马的,是因为马和牛不一样,养马需要大量的精饲料,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占用人的口粮,在汉代曾经又记载,大约20个人缴纳的赋税才能够养活一匹马,所以不是国办的养马场还有草原上游牧民族,其他人根本负担不起养一群马。而且长途贩马的途中,就算马可以吃草,睡在野外,但是工人的吃饭睡觉成本也是很高的,私人根本承担不起。百里不贩葱葱是很多人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按道理来说这种常见的蔬菜贩卖应该很有赚头,为啥老祖宗不建议长途贩卖葱呢?其实也有两个原因:一、葱容易烂。古时候的科技没有如今这么发达,那个时候一没有冷藏保鲜技术,二没有发达的运输工具,三没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而且葱很脆弱,叶子容易烂,葱白容易断,一旦烂了就会流出葱里面的液体,很容易引起其他的葱也腐烂。所以靠当时的运输技术,很可能还没有到目的地,葱就全坏了。
文章插图
二、大葱容易种植。古时候人们都有自己的土地,在家里的院子也能种葱,自己家里种的也已经可以承担日常生活的消耗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去集市上去买葱,而且葱不比盐,是调味的必需品,几顿不是也没什么,所以长途去卖葱很没有必要。不过到了现代社会“百里不贩葱”就不对了,除了农村人有几亩地,但是也都是种植的粮食。而且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条件好了,储存条件提升了,调味品的葱就变得很有必要,我们现在吃的葱基本都是几百里之外运过来的,一天也就到了,所以这句话实际上过时了。
推荐阅读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2021年是辛丑无春年,俗语“牛遇寡妇,十栏九空”,啥意思?
-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下半句鲜为人知,却也无人敢提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
- 农村俗语“三九冰上走,过年露一手”,什么意思?道理在哪?
- 俗语“四十莫管两事,五十莫管两人”,老祖宗的忠告,受用无穷
- 农村俗语“五羊六马,死了别剐”,老一辈人的告诫!
- 农村俗语“色字头上一把刀”,下半句才最精辟,却鲜有人知!
- 俗语人穷不求娘家忙,富贵不住东南房,什么意思多数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