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是罗贯中对刘备的描写。
"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多指美男,《史记·陈丞相世家》描绘陈平,也是"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古典小说中的相貌描写,带有很强烈的脸谱化,对于正面人物,大都是如此描写。"双手过膝",历史上记载双手过膝之人,除了孔仲尼之外,还有大汉天子刘邦,这一点的意味也是不言而喻的。"两耳垂肩",近乎怪异的外貌,其实符合中国古代的谶纬之说,表明刘备是有福德之人。
【刘备的“正统明君”形象并不固定,“血缘观”最终取代“天命观”】
文章插图
对于刘备外貌的加强和固定化描写,除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脸谱化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显示出刘备一个符合正统、仁主明君的形象。除了《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极力尊崇,以京剧为首的诸多吸取作品,更是把这种尊崇发挥到了极致,比较著名刘备戏有《回荆州》也就是《龙凤呈祥》以及诸葛亮戏《白帝城》等,也从侧面反映了刘备形象的固定化。但是,历史上刘备的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变迁,无论是史籍还是文学作品,刘备并不是一直作为正统形象出现的。刘备形象真正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并且固定下来,和一场历史上重大的变故有关。
历代以来刘备形象的变迁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开篇就是《武帝纪》,也就是说曹操在这里的形象是正统的帝王形象。纵观整部《三国志》,只有曹魏部分也就是《魏书》有专门记述帝王的"纪",而刘备、孙权两支只有"传",刘备在这里的地位不过是诸侯,远远达不到后世熟知的"明君""正统"的形象要求。《三国志·先主传》对于刘备的描写也仅仅是"顾自见其耳",并不是罗贯中笔下的"垂肩",对于刘备的面貌,更不是文学作品中"面如冠玉"那样的想象。
文章插图
唐诗中确实有不少诗歌对刘备进行了歌颂,但是刘备的形象并非"正统明君"。刘备在初唐时期的形象更多的依附在诸葛亮身上的,也就是说,初唐乃至盛唐的诗人的写刘备的出发点仅仅是感叹通过"三顾茅庐"这一事件去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完全没有从正统非正统的角度去写刘备。李白的诗歌"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以及岑参的诗歌"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都是从三顾茅庐这一事件去强调刘备和诸葛亮的相知相遇,这类诗歌在初唐乃至盛唐时期俯首皆是,甚至到了杜甫手里,也还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种角度。
文章插图
到了晚唐乃至唐末,刘备开始真正地独立出来,成为了文人们歌咏的对象。这一点在刘禹锡手里开始初现端倪,"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有了明显的尊刘反曹意味。唐末的一首组诗《蜀》、《魏》、《吴》可以说,正式开启了这一种尊刘反曹的风气,从这组诗歌的排名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其内容更是如此。"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这里的刘备开始成为了正统。司马光《资治通鉴》虽是以魏纪年,但是把刘备的地位提升了,更加推崇的是刘备。到了朱熹的《通鉴纲目》,刘备则完全成了主角,这本书不仅以蜀纪年,更加强调了刘备的正统地位。
文章插图
《东坡志林》记载,三国的话本已经在当时流传,民间已经接受了刘备"正统明君"的形象,在明清之际,这种形象固定了下来,《三国演义》将它推到了极致。刘备形象的不断变迁,和历史的变化是有重要关系的,尤其是南宋以后,刘备作为"正统"的形象日益凸显。
推荐阅读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刘姓家族出一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其他家族霸气回复
- 广东举办首届警察形象创意作品展 港澳展区亮眼
- 潘金莲为何会给后人留下“浪”的形象跟她一特殊爱好有关
- 关二爷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那么真实的关羽到底是长什么样?
- 刘备一生中错过了许多人才,最为遗憾的竟是他!
- 古代通缉令中的逃犯形象全靠画,能抓到人?答案:你想的太简单了
- 明哥聊求职:面试的职业形象打造
- 刘氏家族出一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引其他家族霸气回怼!
- 刘备有一句口头禅流传了上千年,如今被黑白两道奉为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