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吉祥的鸿雁传来佳讯一一娇娇以596分的成绩考上了大连理工学院。那是省内的一所名牌大学,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这也是对她多年苦读的一种回报吧!
这个消息连同她那美丽的名字,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全镇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播着……
村里人前来为她祝贺,亲戚、朋友、同学都为她高兴。唯有家中的爸爸、妈妈满脸愁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望着二老那焦脆的神情,善解人意的娇娇,手捧着″入学通知书″沉默无语……好像也在责备自己:"怎么没跃进″龙门″,进入北大、清华的高等学府呢?于是,她的双眸里噙满了泪水,心中究竟是啥滋味一一是喜?是忧?她自个一时也说不清楚……
娇娇出生在辽河岸边,是那里的肥田沃土,给予了她营养的乳汁、俊俏的容颜。是家乡的父老乡亲,给予她美好的熏陶、善良的品德。是学校的老师,给予她智慧的启迪、纯洁的心灵。
【 散文《娇娇圆了大学梦》董凯】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在黑土地上出生、在黑土地上成长、在黑土地上劳作的纯朴农民,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孩子。她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乡下度过的。考上初中后,她便跨入了都市的大门,从此,也改变了自身环境,过上了城里的学习生活。追溯她的成长经历,让人感到十分欣慰。她的每一步成绩的取得都饱含着艰辛,同时,也在她的人生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从小学到中学,从初中到高中,在老师们的心中,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同学们的眼里,她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强者。在家中,她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在社会,她乐于助人、勤于奉献。在学校,她团结同学、刻苦读书。每次考试,她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由于她学习上拔尖儿,生活中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欢。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同时,那一串串荣誉的光环罩在她的头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为此,社会各界,也向她投来敬佩的目光……
她的学习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要不,她怎么会那样的春风得意呢?
又有谁清楚她的家境呢?外界人肯定不知其根底儿。屯里人,前后街坊、左邻右舍,那可是"小葱伴豆腐一一一清二白。"
家里的3间青砖房,那还是30年前盖的,现己早就失修。1985年,一场特大洪水,冲得山墙断裂,破烂不堪,仅剩书墙断壁。冬不遮风,夏不挡雨。
家中仅有10亩水田,只得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柴、米、油、盐,随人靠往,除去这些,日常生活的零用钱所剩无几。
她的哥哥,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上大学满有把握。可是,由于家庭困难,无力拿出这笔入学资金,哥哥只好委屈自己,报考了省内的一所普通中专。4年之中,家里支付学费20000多元。从此,爸爸、妈妈饥荒缠身,4口之家债台高筑。
那年,哥哥中专毕业了。被分配到辽河油田高升釆油厂当工人,他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了,有时,还会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给上高中的妹妹一点资助。
从此,家中的经济状况有所转机。俗语说:″房漏偏遭连夜雪。″这时,她的妈妈有病住进了医院。对于这个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她的爸爸,无异于伤口上撒盐。医生诊断结果:″脑结核!″这个诊断,就像法院下达了一张判决书,让全家人束手无策。特别是她的爸爸一下子惊呆了。倾刻间,他又冷静地想一想:凭现在的医学技术,妻子的病完全可以治愈,但住院费、医药费咋办?老实憨厚的他眉头紧锁、心急如焚……
危难之时,亲戚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父老乡亲雪中送炭。前后不到3天,筹集医疗费20000万。娇娇的妈妈住进了医院,一个月下来,手里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但患者的病尚未痊愈。咋办?只得离开医院,回到家里保守治疗。
回到家中,她的爸爸心里,一直也平静不下来……整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是啊,心里头有事儿,能睡得着吗?那说那20000元的借款,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推荐阅读
- 配乐散文:人生,悟透了,也就释然了
- 散文诗秋 ·之私语
- 散文《故乡的柿子树》杨利都
- 故事:散文《第一次步行下乡》陈久平
- 故事:散文《小时候的年味尽在年画中》陈久平
- 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朱全吉|人到浮来福自来
- 扈学秋散文:心情不快左右为难的防疫捐款
- 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马兆伦|烟台的海
- 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 「希音东听德爱声」散文,女儿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