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前后矛盾的情节究竟隐藏了什么真香

四大名著自成书以后,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最富有神秘色彩,又别有趣味的,当首推《西游记》。老百姓普遍都喜欢看《西游记》,后又将其搬上了荧幕,使之成为荧幕经典,《西游记》也因此名扬海内外。当然,四大名著中最富争议的也非《西游记》莫属。此书自明代成书以来,关于其内容属性、作者归属就争论了好儿白年,直到近代才稍微平息了点。
《西游记》里前后矛盾的情节究竟隐藏了什么真香
文章插图
我们如将《西游记》全书通读下来,稍微思索一下就会发现,里面描述的情节有好多地方都相互矛盾,有些甚至很不严谨,真是迷雾重重!如孙悟空到西牛贺洲,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会筋斗云;到东海龙宫,取得定海神针金箍棒;又到地府改了生死簿;还上天庭偷吃了王母蟠桃,盗了太上老君仙丹;之后大闹大宫,十力大兵大将擒之不得,而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直到五百年后,唐僧才将其救出,继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西游记》全书均是围绕师徒去西天取经而展开的,取经之前悟空早已本领通天,可为何取经路上,每遇妖怪阻难,却总也打不过,还常常要上天庭去搬救兵来解围。这些情节明显就是反复矛盾的。有人说,守天宫的天兵神将们是给玉帝打工的,所以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神将们都不舍得卖力,因此悟空才未逢敌手。而取经途上所遇之妖怪,都是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心态不同,卖力程度也不同,故悟空才频频踢到铁板,只能上天求救了。如此强扯看似有理,其实是一点也说不过去的。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妖怪时经常不堪一击,无奈之下,只得上大庭去搬救兵,而大兵大将只要一出手,却常是轻易就把妖怪降服了。那我们不禁要问了,悟空连妖怪都打不过,连天庭里的一头神兽都打不过,又怎么能够大闹天宫呢?
《西游记》里前后矛盾的情节究竟隐藏了什么真香
文章插图
另外,唐僧在取经之前,办事说话超有智慧,为何取经路上,却老是犯迷糊,动不动就涕泪横流、怨天尤人的?诸如此类的情节有很多,真是疑点重重?这本书自成书以来,关于其内容属性,持各种观点者均有。有人说《西游记》是本医书!里面确实有涉及到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辩证治病的章节。如第六十九回中就有悟空在朱紫国帮国工悬丝诊脉,辩病证,配约治愈国王的情节。有人说《西游记》是本儒家书! 里面确实有大量的儒家《周易》、《河图》、《洛书》以及《中庸》之旨。如第十回就有袁天罡叔父袁守诚为龙王卜雨,下雨时间、点数分毫不差,龙王私改下雨点数,却遭来杀身之祸。书中还有袁守诚为龙干指点迷津的故事情节。并且,书中所载的方位皆合《周易》卦象方位。书巾凡是涉及到数字的,也与《周易》、《河图》、《洛书》有所关联。有人说《西游记》是生活书、哲学书!书中第十回,渔翁张稍与樵子李定,二人的对话、吟诗,见地实属高见。
《西游记》里前后矛盾的情节究竟隐藏了什么真香
文章插图
有人说《西游记》是本谋略书!书中师徒一遇困难,悟空便奇思妙想,各种招数,虚实结合,捭阖进退,确实有勇有谋、有智有慧。有人说《西游记》是本释家书!里面确实存在颇多禅理,不少诗中皆蕴含禅理。如第十九回,收完八戒后,路过浮屠山,乌巢禅师授唐僧《多心经》。禅师把整篇经文口诵了一遍,唐僧赶紧拜授。有人说《西游记》是本道家书!这种观点从明末就开始存在,到清时已盛,更有学者公开称之为《西游证道书》,清时陈士斌(悟一子)对其做了全面破译,称为《西游真诠》。随后,乾隆年间悟元子(刘一明)又更加全面深刻地进行了解析整理,称之为《西游原旨》。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到底哪种观点更正确呢?关于这一点,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认真参看各家经典,放下宗派门户之见,打开心扉,自然而然就会有答案的。《周易》上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在告诫我们.心胸要像大地母亲一样博大,那样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载!如有这等心胸,即是与天地合英德,与日月合其明,才可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