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孔子对人情世故看得十分透彻,对个人荣辱也有着很深的体会;孔子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而且对于君臣关系,他还用“事君数斯辱矣”一语道破,意思就是说如果大臣与皇帝关系过于亲密,就会不免有君臣翻脸的时候,而大臣会有悲惨的下场;那么孔子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从真实君臣关系案例上寻找答案。
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文章插图
古代历史上一大部分功臣,其人生轨迹都是立功、遭受猜忌,再到身败名裂的下场,逃脱不了“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历史怪圈;诸如明代的宰相胡惟庸、蓝玉,再到清代的隆科多与年羹尧,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酿成悲剧的原因,就是没能领悟到“事君数斯辱矣”的祖训;本文就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关系的演变,来生动诠释孔子的至理名言。
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文章插图
雍正皇帝能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最终继承大统的原因,除了他善于权谋、韬光养晦之外,更重要的是受了年羹尧与隆科多的“神助攻”;其中年羹尧长期以来,就是雍正帝的心腹大臣,他在雍正继位之前,就作为四川、陕西总督,来替雍正监视牵制其继位最大的威胁,征西大将军十四皇子。
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文章插图
在雍正独揽大权的关键时期,也是年羹尧压制住了十四皇子,最终将雍正送上了皇位;此外雍正继位后,年羹尧还出任抚远将军之职,平定了多方叛乱,给雍正坐稳皇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然雍正对年羹尧的赏赐,也是令其他大臣分外眼红;显然雍正能顺利继位,以及后期安坐皇位,隆科多与年羹尧可谓是功不可没,雍正心中对此也是十分了然,因此对二人恩宠无比,在朝堂上对隆科多还口称舅舅,还多次表示年羹尧是自己的恩人,要与其做一对流传千古的君臣楷模,连年羹尧的家人生病,雍正都是时常表示关心慰问。
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文章插图
其实雍正的话并不能全信,君臣有别工于心计的雍正,对二人的信任只是暂时的,因为隆科多与年羹尧,对雍正的历史与心理过于熟悉,这就使得雍正皇帝九五之尊的神秘光环,失去了效应;隆科多与年羹尧并非愚蠢之人,但二人在雍正面前却犯了很多糊涂,他们自恃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放弃了应有的警惕心,“尾巴”开始翘上了天。
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文章插图
年羹尧在立了几次大功后,很快就忘乎所以恃功骄纵,在军中与陕甘地区,开始任人唯亲,而且任何人事安排从不奏报朝廷,在当地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利益圈子;随着权力的增长,年羹尧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他更加骄纵不法肆意打击同僚,甚至还让总督、巡抚等高官下跪送迎,对雍正派来的监察钦差,也是当做奴才呼来喝去;目无君上的他,终于在雍正三年等来了制裁,雍正先是以自恃功高、显露不敬的罪名,将其贬为杭州将军,随后又鼓励群臣罗织年羹尧的罪名,等罪证收集完毕后,便“名正言顺”地终结了年羹尧的性命。
事君数斯辱矣,孔子道破君臣关系本质,年羹尧就是没看透而吃了亏
文章插图
年羹尧为雍正做出的贡献是毋需讳言的,他也因此受到了雍正的极大宠信,但也正是由于此,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年羹尧犯得最大错误,就是将自己看得太高,轻信了雍正的“甜言蜜语”,殊不知在古代君臣关系中,每一位皇帝都不会容忍大臣,与自己的地位与关系过于接近;可怜又愚蠢的年羹尧,最后就是为“事君数斯辱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参考资料:《论语》,《清史稿》,《论年羹尧之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