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寒冬中,杜甫看到孕育的春天

来源:运城新闻网
诗词歌赋|寒冬中,杜甫看到孕育的春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杜甫像
【原诗】
小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刺绣五纹添弱线 , 吹葭六琯动浮灰 。
岸容待腊将舒柳 , 山意冲寒欲放梅 。
云物不殊乡国异 , 教儿且覆掌中杯 。
【白话译文】
到了年底 , 天时人事一天比一天繁忙紧张 , 极阴降临 , 一阳萌生 , 春天即将到来 。刺绣的人将增添五彩丝线 , 用芦管吹灰可以测出气温转暖 。岸边的柳树将舒展枝条 , 等待腊月 , 山中的梅花即将冲破寒冷绽放 。此地的风云景物跟故乡差不了多少 , 儿子哎 , 来 , 把手中这杯酒干了 。
【冬至】
自汉代以来 , 冬至就是大节 , 到了杜甫生活的唐朝 , 已经很盛行了 , 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要在这一天赶回家过节 , 皇家祭天 , 民间祭祖 , 晚辈敬拜父母尊长 。北京人每年冬至宴饮 , 有吃饺子的习俗 。
从天象看 , 这一天太阳南行到极致 , 直射南回归线 , 北半球视角看太阳高度最低 , 但冬至过后 , 太阳的直射点就要北移了 , 白天将会逐日增长 。这种转折在古代诗人眼里充满隐喻 , 至少杜甫在《小至》里认为 , 坏日子到头了 , 好日子要来了 。
这种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 在杜诗中是个另类 。多数讲唐诗的书 , 会用“沉郁顿挫”四字形容杜诗 , 但对《小至》不适用 。《小至》一扫艰难苦恨愁病 , 显出老杜少有的愉快心情 。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一个是写这首诗的时候 , 杜甫生活状况的确改善了;另一个原因 , 应该是这一时期他的诗艺登上了顶峰 。
【人生足迹】
杜甫小时候日子过得不错 , 祖上好几代有人做官 , 远的不说 , 祖父杜审言在武后时代做过膳部员外郎 , 父亲做过奉天县令 。
杜甫参加过科考和制举 , 没被录取 , 在长安过起了“卖药都市 , 寄食友朋”的日子 。42岁写了三篇《大礼赋》投延恩匦 , 得玄宗赏识 , 令待制集贤院 , 任命为河西尉 , 后改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这一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杜甫一家加入了流亡的队伍 。途中被叛军俘获 , 后逃脱 。
长安收复后 , 杜甫任左拾遗 , 弃官远游 , 47岁入蜀 , 经亲友资助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 。朋友严武是成都主官 , 奏请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 拉他入幕参谋 。干了一年 , 杜甫又辞职了 。几个月后 , 严武死了 , 杜甫听到成都有可能发生战乱的消息 , 决定离开草堂 , 于大历元年来到夔州 , 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优待 。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零八个月 , 都督交给他主管公田一百顷 , 杜甫另租了一些公田 , 还在附近买了40亩果园 , 住所有5所 , 客堂附近养乌鸡上百只 , 家里有总管和仆人共7人 。
杜甫客居夔州期间 , 四面八方的外省或边境都在打仗 , 夔州相对安静 ,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有这么一个安乐窝 , 杜甫快乐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杜甫遍游三峡名胜古迹 , 诗绪奔涌 , 创作了四百多首诗 , 其中有第一汉语律诗《登高》 。《小至》这首诗也是这期间写的 。
【解读】
首联总起 , 给全诗定下了基调 。
天时人事日相催 , 是说到了冬至 , 人事一天比一天繁忙紧张 , 这时的杜甫手下管不少人和田地 , 快到年底了嘛 , 各种总结账目 , 粮食收贮 , 来年计划 , 应酬往来(都督常找他出外骑马 , 游猎宴饮) , 那是一大堆事催逼着呢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前面说过天象 , 太阳的直射点就要北移了 , 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 , 极盛自然转阳 , 新生一线阳气 , 春天即将到来 。
前两句紧扣“冬至”时令 , 咏叹阴阳变化 , 亮出向往春天的主题 。
颔联:刺绣五纹添弱线 , 吹葭六琯动浮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