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览大家风范 感赤子情怀(解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二 )


纵观展品 , 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容庚的书画收藏特色 。比如南宋《云山图》团扇页 , 不为时人所看重 , 却符合容庚“人弃我取”的收藏之道 。从《醉翁亭记书画合卷》《吴门十二景》等作品中 , 可见容庚收藏追求成系列的特征 。
严谨细致做学问
为研究而收藏 , 以收藏促研究 , 是容庚收藏之路的前进动力 。
踏入展厅 , 两册摊开的容庚编写的《金文编》手稿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金文研究领域的工具书 , 《金文编》开创了金文字编的编纂体例 , 取舍严谨 。1922年 , 甲骨学者罗振玉看过《金文编》初稿后 , 称容庚“治古金文 , 可造就也” 。该书出版后 , 容庚不断对其进行校补 。年近九旬之时 , 他依然在助手的协助下为此书增订第四版 。通过手稿上写有修订意见的笔记纸条 , 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这位古文字学家的认真细致与钻研精神 。
不远处 , 栾书缶器身上的错金铭文熠熠生辉 。关于这件青铜器 , 容庚曾在日记中写道 , 此缶“古今所未有 , 一旦得之 , 亦足傲一切矣” 。容庚斥巨资购得栾书缶后 , 对其铭文、年代、国别等进行了深入考证 。在收藏与研究过程中 , 容庚凭借严谨的治学精神 , 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 为学术界留下了一批详实可信的研究资料 。
容庚在诗歌、书画、篆刻等领域亦有所建树 。此次展览展出的《论列朝诗歌与明诗综》《飞白考》《颂斋藏印》等文稿 , 正是容庚多方面学术成就的缩影 。
容庚是一位学者 , 更是一位教育家 。他与商承祚共同创建中山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室 。1962年 , 为改编《商周彝器通考》 , 容庚与助手一同到各地搜集新出土文物资料 , 不仅为青铜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 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学术人才 。
文物收藏|览大家风范 感赤子情怀(解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5日 11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