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天地间自如翱翔的姿态宛如高山雄鹰。将头往后仰到底,目光追随他们腾跃的身姿,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他们忽而急速略过,忽而悬立空中,一举一动都引来观众的热烈喝彩。他们的“翅膀”是一根近8米长的平衡杆,这根长杆一杆多用,既帮助演员保持方向和平衡,也能保护演员的安全。表演时,一根钢索固定在两端的支架上,演员在离地30米的高空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令人炫目的技巧。这些勇敢无畏的人就是高空钢丝艺人。高空钢丝表演是中亚民族的古老传统,演员均为男性。
文章插图
新疆“达瓦孜”艺术的第六代传人阿迪力被誉为“高空王子”。图为2018年10月1日,阿迪力在钢丝上蒙眼行走。新华社
冯开华 摄
高空钢丝表演起源于古丝绸之路繁荣时期。如今,这种杂技表演依然极具观赏性,让观众不由得凝神屏息。古时候的节日庙会上,城市广场或者乡村巴扎(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常常会举行高空钢丝表演,辅以杂技、摔跤、道具杂耍、平衡表演、魔术和驯兽等其他表演。如今,高空钢丝表演是马戏团的经典节目,走钢丝的演员和其他各种杂技、马戏演员一道,传承和发扬这项古老的艺术。
高空钢丝表演是大型节庆活动的重头节目。艺术家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中亚各国的国庆节、国际春节——纳吾鲁孜节,以及其他大型国际艺术节、博览会和民间节日上。高空钢丝表演在乌兹别克斯坦特别受欢迎,全国有40至50个表演世家,其踏空而行的高超技艺毫不逊色于职业演员。他们经常到世界各地巡演,各国出版了许多关于高空钢丝艺术的书籍和电影。他们的精湛技艺代代传承,高空钢丝表演被推荐申遗,未来有望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研究认为,中亚现代马戏发源于高空钢丝表演。
马戏在中亚各国深受各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传承民族艺术,大力推动马戏艺术国际化。200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今努尔苏丹)首次举行了“亚洲回声”国际马戏艺术节,自那时起,这一中亚唯一的马术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参演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走过12年的发展道路,“亚洲回声”国际马戏艺术节已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品牌艺术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亚马戏艺术的发展,为活跃国际马戏艺术交流,保护文明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代表全球马戏最高水准的国家,每年都是艺术节上最受期待的参演团。
马戏是俄罗斯的艺术瑰宝,俄罗斯大马戏享誉世界。俄罗斯全国现有60多个马戏团,年观众人数超过500万人次。莫斯科国家大马戏团是世界十大马戏团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马戏舞台。位于莫斯科花园街的莫斯科尼库林马戏团成立于1880年,至今已有140年历史。尼库林马戏团是俄罗斯最古老的马戏团,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俄罗斯还有尤里·库克拉切夫猫剧院、维亚切斯拉夫·波卢宁的冰雪秀、扎巴什内兄弟马戏团、金龙大棚等世界知名马戏团,其演出各具特色,深受俄罗斯和各国观众喜爱。马戏用艺术和技巧的通用语征服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众所周知,中国杂技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筹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文化生活异常丰富多彩,新节目层出不穷。北京红剧场开门迎客,成为市民喜爱的剧场和北京旅游演艺的新亮点。红剧场由北京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改建,演员是来自世界知名佛教古刹少林寺的年轻僧人,主打极具观赏性的中国功夫。大型舞台动作剧《功夫传奇》是一台融中华武术、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驻场常态演出剧目,令中外观众叹为观止,堪称当代传奇。故事展现了主人公小和尚从懵懂无知到大彻大悟的成长历程,激动人心的演出不仅成为北京文化生活的一抹亮色,更是中国杂技数千年优秀传统的集中演绎和当代诠释。
中国杂技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与卓越的艺术表演闻名于世,当得起“完美”二字。上海马戏城有“中国马戏第一城”的美誉,是世界五大马戏城之一。上海马戏城和中国其他杂技团体的表演以中国特色为最大亮点,从转盘子到蹬花瓶,从掷飞镖到走竹竿,从高空技巧到徒手劈砖,中国杂技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底蕴。
推荐阅读
- 娱塘Video丨加盟《技惊四座》,黄豆豆:杂技演员们的坚持精神让我敬佩
- 四海集珍,极具三晋特色的新年艺术大餐待您来品
- 两岸少年艺术展在福州开幕
- 原创音乐剧《在远方》登沪 以艺术手段诠释现实题材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创意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 五大山水画作品,表现出了静谧的美,极具艺术表现力
- 《高山之巅》编剧毛剑锋:走进王新法的内心世界 用艺术的力量感染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