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一过颔联 , “起”“承”之后 , 已到“转”笔之时 , 笔到此间 , 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 , 似结非结 , 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 , 点笔落墨 , 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 , 或如藕断丝连 , 或者推笔宕开 , 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 , 而神理脉络 , 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 。当此之际 , 玉谿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
珠生于蚌 , 蚌在于海 , 每当月明宵静 , 蚌则向月张开 , 以养其珠 , 珠得月华 , 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 , 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 , 自古为然 , 鲛人泣泪 , 颗颗成珠 , 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 , 皎月落于沧海之间 , 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 月也 , 珠也 , 泪也 , 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 , 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 , 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 , 舍玉谿生实不多觏 。
那么 , 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 , 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 , 瑟宜月夜 , 清怨尤深 。如此 , 沧海月明之境 , 与瑟之关联 , 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谿来说 , 沧海月明这个境界 , 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有一次 , 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 , 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 , 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 , 他对此境 , 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 , 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 , 溢于言表 。
晚唐诗人司空图 , 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 , 如蓝田日暖 , 良玉生烟 , 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 , 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 , 足见此一比喻 , 另有根源 , 可惜后来古籍失传 , 竟难重觅出处 。今天解此句的 , 别无参考 , 引戴语作解说 , 是否贴切 , 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 , 水怀珠而川媚 。”蓝田 , 山名 , 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 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 , 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 冉冉上腾 , 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 , 近观却无 , 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 , —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 , 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玉谿此处 , 正是在“韫玉山辉 , 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 , 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 , 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而就字面讲 , 蓝田对沧海 , 也是非常工整的 , 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 。玉谿在词藻上的考究 , 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 , 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 , 境界虽殊 , 而怅恨则一 。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 , 是爱慕的、执着的 , 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
尾联拢束全篇 , 明白提出“此情”二字 , 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 , 笔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 , 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 , 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 , 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 , 其为怅恨 , 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 , 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 , 玉谿诗之所以为玉谿诗者 , 尤在于此 。
【诗词歌赋|唐诗鉴赏-锦瑟(李商隐)】玉谿一生经历 , 有难言之痛 , 至苦之情 , 郁结中怀 , 发为诗句 , 幽伤要眇 , 往复低徊 , 感染于人者至深 。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 , 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 , 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 , 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 , 可想而知 。循此以求 , 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 , 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
推荐阅读
- 《唐诗三百首》谁的诗最多?王维第二,李白屈居第三,谁是第一?
- 《乾隆皇帝松荫挥笔》横轴 张宗苍-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除了诗词歌赋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吗?
- 物以稀为贵 论洋觅元代瓷器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 草堂高中音乐教研组音乐鉴赏课《戏曲篇》小记
- 中唐诗坛双杰白居易和韩愈,为何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陌路人?
- 五眼天珠鉴赏
- 《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 董邦达-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
- 他长相奇丑,却深受女子喜爱,一首七绝唐诗唯美伤感,冠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