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发现之疥疙洞遗址|中国人的祖先从哪里来?( 二 )


万年前后,由起源于非洲的现代人类分别从南北两路进入亚洲东部的中国境内。
由此看来,位于东亚大陆核心地带的中原地区在距今3万—6万年期间的考古发现,已经成为认识我们直系祖先来源的关键所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认为,事实上冰期给世界各地带来的影响大不相同。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在冰期时的确被大冰盖覆盖,而赤道地带却气候温和,那时中国南方是猩猩、大象、犀牛等动物的乐园,现今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也有大量大象、牛、马、羊和猪生存,这是有大量化石为证的事实。
这些只能在温暖地区生存的动物能活,为什么人活不了?
更何况,原住民总该比来自非洲而且经过南亚和东南亚炎热地带的远方来客更加适应本地的环境。
著名人类学家、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也曾指出,非洲独源或夏娃的理论显然是有问题,爪哇人类化石年代的重订和金牛山人骨的发现迫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类的起源,绝没有什么独源论。
一系列考古遗址和化石的发现也对“非洲夏娃说”提出了挑战:
距今3万—5万年期间的郑州老奶奶庙遗址;
甘肃大地湾遗址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能始于距今6万年前后;
辽宁喀左鸽子洞遗址,出土距今5万至7万年人骨化石和一批文化遗物;
河南省荥阳市距今10万年前的织机洞遗址;
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的柳江人化石;
11万年前的许家窑人化石;
距今12.5万年至10.5万年的“许昌人”头骨化石;
湖南道县8万至12万年前的人类化石;
在辽宁庙后山也发现了距今20万年到5万年前早期智人阶段的古人类化石。
十大考古发现之疥疙洞遗址|中国人的祖先从哪里来?
文章插图
【洞外扰乱堆积筛洗出的人类牙齿与头骨残块】
此外,中国古人类学界先后在周口店田园洞、湖北郧西黄龙洞和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
这些都为进一步确定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提供了确凿证据。
比如,通过对湖南道县古人类化石研究,显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特征的人类在东亚大陆的出现时间比欧洲和西亚要早至少3.5万年至7.5万年。
考古人员还发现,从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出土的3万年前的玉璧和玉器来看,在距今3万多年前的盛冰期,在接近寒带的高纬度地区,仍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在生息繁衍。
这也说明,即使在寒冷冰期的恶劣环境里,在较高纬度的地区,古人类依然能够生存延续。
那么,在中国更温暖的低纬度地区古人类的生存延续更不应该成问题。
由此看来,“6万年前的严寒使中国原住民灭绝”的观点仍然是一个缺乏证据的假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认为,化石记录上有压倒性的证据表明,在非洲定居者到来之前,中国就有人了。
他们不是住在一个或两个小的地区,而是蓬勃发展,几乎无处不在。
从中国旧石器文化也能看出古人类的连续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指出,中国旧石器文化在200万年间从早到晚发展与演变的脉络是清晰的,总体上呈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进步的趋势。
但从大多数遗址和区域来看,石器生产技术、类型与形态等关键要素保持着基本的架构,未出现大的文化断层和飞跃;
对石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也一脉相承;
十大考古发现之疥疙洞遗址|中国人的祖先从哪里来?】大的自然地理单元内考古学文化具有很大的趋同与雷同性。
这些说明中国古人类群体在行为方式上保持很大程度的连续性或惯性,形成稳定、渐变的文化传统。
从古人类文化演变和行为模式角度的研究表明,中国乃至东亚的古人类是连续演化的。
尤其在华夏腹地,旧石器文化及其反映的古人类生存模式一脉相承,没有为外来人群和文化的替代留下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