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

辛弃疾十岁时,父亲为了掩护他而被金兵杀害,爷爷被逼无奈归顺敌营,然后含辛茹苦地把辛弃疾抚养长大,培养他文武全才,将来好报效祖国。
从小饱受冤屈的辛弃疾发誓要扫尽金兵,为父报仇。他组织抗金义军,英勇杀敌,虽然不被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所用,却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宏伟篇章。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
文章插图
在我们心中,辛弃疾是一位大英雄,是不屈不挠的真好汉,他的诗应该如同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或者正如他自己写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样气壮山河。
可是下面这首鹧鸪天却完全不同,如果没人说是辛弃疾的作品,读者一定以为是出自一位痴情女子。而事实上,这首诗也确实是辛弃疾模仿女子的口吻代写的,但感情如此细腻却是意料之外。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
文章插图
原文: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
文章插图
上阕中作者依然是先描写景物,寒鸦在傍晚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池塘柳树新发的嫩芽却很温柔。寒鸦和夕阳都会勾起满怀惆怅之人的愁怨,只是看到了柳枝的一抹新绿,才略感一点安慰。(辛弃疾准确地把握了那位妇女的内心活动,才能写的如此自然流畅)
接下来的这两句真是太美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离愁别恨,绝不相信世上真会有人因为伤心而白了头。(伍子胥就是因为无法过关而一夜白头,一定是伤心过度。辛弃疾是文武双全,当然知道这个故事)
下阕中,作者继续揣摩委托人的心理,让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喷涌欲出。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满怀相思再次登上小红楼。明知无数的山峰遮断了远处的天空,却依然不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着不肯罢休。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
文章插图
亲人一定是很久未见,思亲的时候就翘望远方,明知都是一场空,却依然欺骗自己,亲人就在路上,爬高一点就会看见。文中的几个关键词“重”、“遮断”、“不自由”,让相思之苦一点点地堆积,情感也越来越强烈,终于快要连栏杆也扶不住了。
读完全文,真正地感受到了辛弃疾的文笔是如此的细腻和真实,其中一定是寄予着对委托人极大的同情和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心里的感受也同时通过这首词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其实辛弃疾还有另外一首《鹧鸪天·代人赋》,原文如下: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
文章插图
这是一首描写美好乡村的词,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对乡野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描绘出一幅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全词画面优美,意蕴深厚,反映了作者陶醉于优美景色的心情。
两首词相比较,更显得第一首词更有写作功底,而且感情更加强烈,特别是“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这两句完全可以引申了去理解。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情深意浓,不仅文笔细腻,而且辞简理博】简单地说,可以表示委托人不愿亲人分离,不想长期独守空房。再进一步理解,可以表示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不敢相信,告诫人们要学会辨别真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