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太子一行何去何从?为何到了后一度观望?两将领就是定海神针

话说安禄山叛乱令唐廷震恐 , 一度处于慌乱之中 , 不过好在潼关天险 , 再加上哥舒翰率领来自四方的大军20万 , 虽然处于防御的态势 , 但是朔方军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给了叛军侧翼沉重打击 , 一度兵指叛军老巢范阳 , 再加上颜杲卿 , 颜真卿兄弟俩的谋划 , 瞬时 , 唐军众多将领无不认为平定将在止日之间 , 奈何杨国忠处于私欲的怂恿和唐玄宗的利令智昏 , 严令哥舒翰出关决战 , 导致了灵宝全军覆没 , 自此乐观的局势迅速转变为劣势 , 这才有了后来玄宗出逃 , 马嵬驿兵变的历史进程 。
隋唐|太子一行何去何从?为何到了后一度观望?两将领就是定海神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一天 , 面对着国破家亡的糜烂局势 , 以及杨贵妃香消玉殒所带来的政治、军事和情感的多重打击 , 此刻的唐玄宗是极度灰心失望的 , 即使此刻百姓们极力的挽留 , 这位大唐的统治者仍然决定之前西入蜀中的逃跑策略 , 而留下来安抚百姓的太子李亨却被激动的百姓所“围堵” , 面对着此时的情境 , 唐王朝出现了政治分水岭 , 而历史记载的最终结果是玄宗和太子分道扬镳 , 一个西逃蜀中 , 一个北上灵武 。
当然 , 对于此次的分道 , 有不少的学者推断 , 这是一起政治阴谋 , 而阴谋策划者就是这位被唐玄宗一度压制了20多年的太子 , 趁此良机而摆脱李隆基的掣踵 , 开始了单飞 。而从当时的些许线索来看 , 围绕在太子身边的集团是非常希望太子另走他途的 , 而太子本人自然也想要摆脱束缚 , 不管如何 , 太子总算是踏出了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 。
隋唐|太子一行何去何从?为何到了后一度观望?两将领就是定海神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子单飞 , 首要问题是他将何去何从?说到这个问题 , 我们首先就得分析下当时的全国局势以此对他们后来的去从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
第一 , 自潼关战败 , 玄宗西逃 , 长安算是被叛军给占据了 , 也就意味中全国出现了中央政权的真空 , 没有了统一的号令中枢 , 局势算是分崩离析 , 这对于全国的平叛是极为不利的局面 。
第二 , 玄宗入蜀 , 说明他已经没有了政治的担当 , 只是一味逃避 , 而太子集团将会是接下来全国号令的核心 , 要号令天下 , 首先得找到一处稳定的有实力的落脚点 。
第三 , 太子集团不仅要跟叛军叫阵 , 更要和玄宗争权 , 如何争取实力的基础这也是需要考量的 , 当然此刻摆在眼前的还是找一个好的去处 。
隋唐|太子一行何去何从?为何到了后一度观望?两将领就是定海神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基于以上的考虑 , 太子集团中就有人提出了不少的见解 , 其中李辅国、张良娣以及建宁王李倓就极力主张去往朔方 , 李倓是这么说的:河西、陇右节度使的部队被打败了 , 他们的眷属都在叛军的控制之下 , 难保不会发生异变 , 而朔方节度使裴冕是名门出身是不会叛变的 。而经过一番分析之后 , 朔方就成为了太子的目的地 。
当然说到这里 , 笔者认为有必要讲解一下当时唐王朝天宝年间的兵力部署 。天下兵马分为中央禁卫军以及九节度和一经略使 , 其中所谓的十镇藩镇兵马几近50万 , 占据全国兵力的85% , 细致的划分来看:范阳91400人 , 平卢37500人 , 河东55000人 , 朔方64700 , 河西73000 , 安西24000 , 北庭20000 , 陇右75000 , 剑南30900 , 五府经略使15400 。而当时安禄山的是范阳、平卢和河东节度使 , 而最先抗击叛军的安西名将高仙芝以及封常清均被宦官边令诚陷害而一道圣旨给让唐玄宗给斩杀了 , 接下来哥舒翰奉命镇守潼关 , 集合了天下兵马 , 其中以河西以及陇右的精兵为主 , 结果灵宝之战全部败北 , 此刻的河西、陇右也是元气大伤 , 还兼带着需要防御边疆之责 , 实力大受挫败 , 其它的几阵兵力过少 , 也难以成为理想的选择 , 其中唯有朔方军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带领下取得节节胜利 , 且实力不减 , 所以综合所述 , 朔方成为了太子集团的最终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