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周武王的“有夏之居”,忽悠了历朝历代的所有先秦史学家!


 史学家|周武王的“有夏之居”,忽悠了历朝历代的所有先秦史学家!
文章插图
(作者:赵辉)在对夏朝国都遗址的求证寻找过程中,从古到今,历代学者都将目光投注在洛阳地区,认为夏朝的国都应在洛阳与豫西地区。而最重要的线索、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逸周书·卷五·度邑解》中记载的“有夏之居”,司马迁在做《史记》,编写《史记·周本纪》时,也完全采用了《逸周书》的记载,完整记录了周武王关于伊洛“有夏之居”的记述。有以上两部极其重要的史书做为备注,似乎夏朝国都遗址位于伊洛地区,是毫无异议的事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什么我们一直寻找不到夏都遗址?我们以此为依据能解决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的夏朝问题吗?能在伊洛地区寻找到夏朝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夏朝的所有问题应该早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夏朝国都的难题早就可以得出明确结论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直到今天,对于夏朝的疑问仍是困扰中华民族的重要难题。反思一下,我们对于史料文献的解读是否过于简单化了?首先让我们来完整地了解一下《逸周书》与《史记》中的原文,解读分析一下周武王表述的“有夏之居”,具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逸周书·卷五·度邑解》:叔旦恐,泣涕其手。王曰:“呜呼,旦!我图夷,兹殷,其惟依天,其有宪命,求兹无远。天有求绎,相我不难。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途,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史记·周本纪》: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後去。纵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史学家|周武王的“有夏之居”,忽悠了历朝历代的所有先秦史学家!
文章插图
笔者对《逸周书》的解读为:姬旦恐惧,流着泪拱手施礼。武王说:“唉呀,姬旦!我要效法东夷,安抚这些殷朝后人,只有依靠我们的祖地。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必须要请教先祖,求问先祖也不遥远。宗族有要事相办,需要找我也不难。从洛水到伊水以北,地势平坦而无险固,其具有夏朝国都的地理地势。我从那儿向南望望过三涂,向北望望过太岳,从都鄙回头后望望过黄河,顺势望去望过伊水、洛水,这儿距离我们的祖地也不远,其非常合适建立周朝的管理城邑!”《史记·周本纪》此段的重点解读为:“……(周武王)在雒邑营建周城,然后离去。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放下干戈不用,整顿军队,解除武装: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仔细推敲这两段历史记载的原文,及所记述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总体的认识:周武王是要效法夏朝大禹的建都理念,将都城建在平坦开阔的的地方,无任何险要与军事防备的地方,向全体诸侯国展现周朝要以德治理天下,不会向天下用兵,所以建都的位置也不考虑军事防备的要求与需求。周武王的这一建都中心思想,在《史记·周本纪》中表述的更加详细与明确,两者之间相互印证。因此,周武王在伊洛地区看到的地理环境与夏朝国都的地理环境非常吻合,并距离周朝的中兴之地镐京不远,才发出了“有夏之居”的结论与感慨,做出决定并交代周公姬旦,要在伊洛地区营造新王朝的都城。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效法夏朝大禹的治国理念,安抚殷人,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并恢复大禹建立的夏朝以德服人的普世价值。周武王的这一要传承夏朝大禹治国理念的信念,在出土的何尊青铜器中,也得到了明白无误的证实。何尊铭文:“唯王初雍,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雍州何赐贝卅朋,用作口(周)公宝尊彝。唯王五祀”。其中,周武王的原话“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我把国都建在国家的中心位置,国家自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段出自周武王的原话也得到了《史记》中对周公旦记述的证实。《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赞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的话是对何尊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真实意义最可靠、最有说服力的证实;而不可解读为“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种为了体现“中国”,而有意或误会的解读,丢失了何尊铭文的重要历史史实,误导了后世对历史史料的解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