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今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啦!估计有很多宝爸宝妈会在今天集体晒娃,而且还会有大批成年人集体装嫩蹭节——谁还不是个宝宝呢?不过最开心的应该是还是过节的“正主”小朋友们,应该都收到了不少礼物吧!
虽说“六一国际儿童节”是1949年才正式确立的,但你可知道,其实早在1000年前,中国的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儿童节”吗?
 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文章插图
宋朝的”儿童节“
前一阵描写宋仁宗时期生活的《清平乐》热映,很是劲刮了一阵“宋风”。要说到这宋朝,还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审美的一座高峰。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小朋友们也拥有自己的狂欢“节日”。
宋朝的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
没错,宋代小朋友们狂欢的日子就是七夕了!七夕在现代都被当成“情人节”过,其实在古代,七夕是姐妹闺蜜“乞巧”聚会,以及小朋友们让家长“买买买”的日子——七夕又有“小儿节”之称,这一天堪称宋朝“玩具总动员”的日子,各种新奇有趣的玩具都会在这一天上市。
像前面提到的“摩喉罗”就是一种泥娃娃,这种小泥人据说原本是供奉牛郎、织女用,后来就演化成小朋友们人手一个的玩具了。
 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文章插图
《西湖繁胜录》有云:“御街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看起来,这千年前的泥娃娃还做得挺惟妙惟肖。
宋朝的玩具们
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经济发展程度,往往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细节之处,正所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虽然从考古的角度看,远在商周时期,那时的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玩物——比如二里岗遗址出土文物中的商代的陶虎、陶羊、陶龟、陶鱼等。到了东汉,儿童玩具的门类更多——“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但要说玩具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大量出现,却是在宋朝。
 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文章插图
宋《狸奴婴戏图》
宋朝玩具种类繁多,玩具市场成熟,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等中都有很多记录。
而更关键的是,宋朝人对儿童玩具的认识,显然比汉朝又更进了一步,宋朝人不再认为这是“无用而有害”的玩物,而将其视作日常的家庭器物,这无疑是天下广大孩子们的福音——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要求买玩具了!
 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文章插图
宋《小庭婴戏图》
宋代文风昌盛,大文豪辈出,绘画高手也是层出不穷。画家们所做的“婴戏图”和“货郎图”,能让我们我们近距离观察宋朝小朋友的玩具。
敲黑板,知识点——
婴戏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即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又称“戏婴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以表现童真为主要目的,画面丰富,形态有趣,宋代更是婴戏图的黄金时期。
 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文章插图
宋苏焯《端阳婴戏图》
 要论|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文章插图
宋《婴孩弄影戏图》
而“货郎图”里的货郎或许是沾了孩子们的光才进入画家们的视野,这货郎就是电视剧里常看到的挑着担子,装上针头线脑日用百货,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小商贩。
宋之前的画作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货郎的身影,而在宋代,货郎行业高度发达,小朋友们看到他们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在货郎的担子里,就有他们的心头好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