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寮步人而言,饭桌上那股浓浓的豆酱香味,就寄托着寮步人欲说还休、总也抹不掉的乡愁。”——出自《酱香两百年:寮步豆酱的前世今生》,刘松泰著。他的这本新书于12月18日正式发布,书本以故事的形式为读者们细说寮步的另一种香气——豆酱。
67岁的刘松泰,1953年生于寮步镇富竹山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几十年来,刘松泰扎根农村、心系农村、眷恋农村,他热衷挖掘传统、整理本土文化,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变迁,曾出版《乡土情怀》《香市溯源》等著作,为传承寮步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寮步素有香市之称,以两种香而闻名,一种是莞香,另外一种是酱香,刘松泰努力守护着家乡的味道,留下家乡的记忆,让外界闻香识寮步。
文章插图
撰写新书讲好寮步豆酱故事
黄豆是豆制品的主要原料,人们喜欢把豆子磨成豆浆,或者卤成豆腐。而在寮步,这里有使豆子保存得更持久的方法,那就是酿制豆酱。时至今日,豆酱已不仅是一种佐料和调味料,它承载着寮步的历史,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寮步人的情感和记忆。
“种豆做酱”是寮步农民旧时的日常生活。那时的寮步,春种的黄豆在6月初收获,晒干后,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村民们便动手做豆酱。“经过煮豆、出锅、凉豆、发酵、洗黄、研磨、入缸、晒酱八道工序,才能做出味道香、颜色好、口味宜人的豆酱。”刘松泰称,在家家户户做酱的年代,寮步豆酱呈现出“百家酱,百家味”的盛况。
刘松泰回忆道:1979年,寮步黄豆种植面积约为4000亩,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达到6000多亩。“我孩提时期,家里每年都会做豆酱,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由我大嫂一手操办,我也常常被叫去帮助烧火煮黄豆。”刘松泰说,自记事起,家里好像每顿饭都有一碟豆酱,豆酱沉淀为寮步人饮食文化的底色。
近年来,寮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寮步豆酱入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松泰说,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做豆酱的人逐渐减少,这种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对于他这代人来说,寮步豆酱早已融入生活里,是割舍不了的文化情怀。此时,刘松泰萌生了编写一本关于寮步豆酱的书籍,耗时两年时间梳理了寮步豆酱的历史,重新唤醒寮步人的味蕾。
文章插图
在田间地头记录城市变迁
在寮步,刘松泰这个名字被很多市民所熟知,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泰叔”。虽然是知识分子,但他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热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奔走在寮步的山水田野之间,写出了一本本乡土气息浓厚的书籍,用相机拍下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他既是一名充满乡土情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名记录历史的摄影师。
“一个地方的文化是这个地方的灵魂,我们的祖辈在这块土地上勤劳的生活了那么多年,这些东西不能掉。”刘松泰发自内心地说。在农村广袤无垠的土地有着数不清的风土人情,这给刘松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他用平实无华的文字讲述着农民的故事,把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想真实地记录下来,挖掘了大量本地传统文化,成为城市变迁珍贵的集体回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特有的记忆印记,刘松泰希望留住时光,留住人们的根。从前的寮步稻田连片,到了秋季长满了丰硕饱满的稻穗,田间地头繁忙的丰收场景,刘松泰至今还历历在目。闲暇时间,他总喜欢往田野里跑,用相机拍下金灿灿的稻子、收割的农民、晒谷的场景等等,他把根深深地植进了这片乡土里。
尽管已是六旬老人,但泰叔依旧坚守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从70年代开始摄影,直到今天,他如从前一样扛着相机穿梭在寮步的大街小巷。今年,寮步在各中小学举办“希望的田野——再见稻禾”摄影巡展,该展选取了由刘松泰拍摄的42张关于寮步稻田的照片,讲述一粒稻谷生产的过程,让学生们学习珍惜粮食。
推荐阅读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农村俗语“三九冰上走,过年露一手”,什么意思?道理在哪?
- 农村俗语“五羊六马,死了别剐”,老一辈人的告诫!
- 农村俗语“色字头上一把刀”,下半句才最精辟,却鲜有人知!
- 农村老话“男人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啥意思?为何这么说?
- 俗语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是何意八八七七指的是什么
- 农村留守奶奶用毛线钩出比基尼,收获粉丝一大片
- 农村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有没有道理存在呢
- 农村老人爱说:“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 农村俗语“富不添丁,穷不添女”,为啥这样说呢?老农:生活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