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周黎明:良渚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二 )


话又说回来,良渚是什么?我们所说的良渚一般是指考古学文化上的良渚文化。还有这支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的中心就在我们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和瓶窑一带,110多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的时间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它的范围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3.65万平方公里的江浙沪范围之内。良渚文化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社会的阶段,这个国家体现出来的是神权和王权的高度统一,我们也可以把它叫作神王之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距今7000年的时候,我们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到了6000年的时候,创造了崧泽文化。崧泽文化之后,在5300年左右的时间崧泽文化开始转型,转入到了良渚文化的发展阶段。然后在良渚文化历经1000余年饿发展历程中,它广泛地和周边考古学文化进行吸收融合,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在良渚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来自安徽的凌家滩文化和来自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对良渚文化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比如凌家滩文化,它从安徽向南挺进,然后越过天目山和本土的松泽文化进行融合,催生了良渚文明。
良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个分享。首先是它的稻作文明。我们知道稻作农业是中国本土起源的,在1万多年以前就开始起源。那么到了良渚时期,已经完成了从野生稻向栽培稻的驯化转变。良渚文明的稻作农业有这么三个方面的特点:1.我们发现了成规模的水稻田,左边这里有图片,是在离良渚古城遗址30公里的余杭茅山发现的水稻田,面积大概83亩,它有完整的灌溉系统,有看到我们这种用红烧土堆出的田埂,形制上接近于现在的水稻田。2.有先进成套的生产工具,这个在新石器时代其他的考古学文化当中无出其右。特别是组合石犁的发现,大大提高了水稻的耕种效率。3.产量很高。我们也进行了测算,亩产大概在282斤左右,相当于建国前水稻的种植水平。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能够证实良渚水稻产量非常之高,我们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宫殿区发现了大型的仓储,据我们计算大约有40万斤的碳化稻米。
良渚还创造出了伟大的城市文明。我们在良渚发现了良渚古城,这个古城又被称为中华第一城,它是由宫殿区、内城、外城3个部分组成,围成面积约6.3平方公里,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址。这个城也有几个方面的特点:1.,首先它是在湿地上建都,然后在一个C形盆地当中巧妙利用了周边的山形地势,形成了山丘水城的特点。2.,我们的宫殿区土石方量大概有288万立方,接近于埃及的胡夫金字塔。3.,我们也进行了测算,到了晚期的时候,外城以内,也就是6.3平方公里的范围居住着当时良渚人口大概有2万多人。4.,首先影响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良渚古城在建造过程中的居中、居高、居伟的建筑思想,被后代的都城所充分的吸纳和接受;二是宫殿区、内城、外城的三重结构,也成为后代都城建设的主要要素。
良渚的大型工程除了古城之外,还有杰出的水利文明。我们在良渚古城的外围,特别是在古城的西侧和西北侧,发现了11条水坝组成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这个水坝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山上我们叫谷口高坝。在山坡前,我们叫山前长堤和平原低坝。然后它们围合成一个库区,这个库区就是图中蓝色的水域,大概有2个西湖大的面积。这个水利系统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它主要是起到一种交通运输、调水灌溉、防洪这么几种作用,为良渚古城的都城营建、为良渚古城里人们的生产劳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充沛的水源。
 实证|周黎明:良渚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玉器文明也是是良渚文化的杰出代表。我们在良渚古城遗址内一共发现了1万多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种类大概有40多种。良渚的玉器也有几个方面的特点:1.它的工艺非常的先进,已经具备了流水化、标准化的作业模式,然后才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种类、这么多数量的玉器。当时的工艺主要是有线切割、片切割、管钻、镂空,甚至还有微雕的技术等,应该说有专门的手工艺匠人在从事玉器的加工和制作。2.良渚的玉器主要是礼仪重器的出现。中国玉器是从8千年的兴隆洼文化开始,在良渚之前,是玉器的神圣化阶段。从良渚的时候开始,开启了玉器的礼制化阶段。我们现在图片上看到的3种玉器分别是玉琮、玉璧、玉钺。玉琮是当时良渚先民用来祭天礼地的一种法器,是神权的象征,它内圆外方,主要用来沟通天地人神。中间的是玉璧,年代比和氏璧早的多,这主要是财富的象征。最右边的是玉钺,是一种权杖,也是军权的象征。在良渚反山王陵的12号墓葬当中,墓主人既享有玉琮王又享有玉越王,也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