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会东的幼儿园学普通话

截至2020年11月 ,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通过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 实现全县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学前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达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学习的目标 。 在整个学前学普行动开展中 , 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幼儿教师们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
她在会东的幼儿园学普通话文章插图
29岁的会东县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杨正兰有着自己的彝族姓氏 , 拉克 。 在9年教学生涯中 , 杨正兰和她的所有同事一样 , 把自己对普通话的单向关系定义为“学习”——虽然他们早已取得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证书 。 这样的定义是幼儿教师们对自己的要求 , 也是会东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
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到普通话
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位于会东县城老城区的主干道边 。 主干道总是很热闹 , 但在大多数时候 , 这所拥有21年校龄的民办幼儿园才是最热闹的地方 。 早晨8点半之前 , 杨正兰和同事们结束早会 , 就会到校门前迎接被家长陆续送来的小朋友 。 每每这时 , 张贴着“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宣传海报的校门前 , 稚嫩礼貌但标准的普通话道别声、问好声起此彼伏 。
“现在的孩子普通话学习条件 , 和我们小时候是天壤之别 。 ”标准、流畅、自然的普通话发音 , 让人很难相信杨正兰是读初中才第一次学习汉语、读高中才第一次接触普通话的彝族女孩 。
高中毕业 , 杨正兰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 。 普通话练习时 , 杨正兰的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言发音痕迹特别明显 , 老师一句“你不可能通过普通话二甲考试”深深刺痛了她 。 不到1年时间 , 杨正兰克服各种语言困难 , 拿到了普通话二甲证书 。
她在会东的幼儿园学普通话文章插图
图据会东融媒体中心
即使如此 , 工作后 , 杨正兰、包括中心幼儿园所有老师也从没松懈对普通话的学习和练习:“为人师表 , 先要身正律己 , 提高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 , 才能给小朋友们做好表率 。 ”
为了做好这个表率 , 会东县的幼儿教师们参加了近20次专业培训 , 并开展各类竞赛中 , 以赛促练、以练促教 , 从而实现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和保教质量 。
在成年人普遍使用方言的语言大环境中 , 除了常规教学计划的幼儿语言课程之外 , 通过潜移默化帮助学龄前儿童把说好普通话培养成习惯 , 是杨正兰的教学理念 。 早在学前学普开展之前 , 中心幼儿园乃至会东县所有幼儿园、幼教点也把这样的普通话学习、培养、使用方式贯穿了全部教学过程 。
学前学普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
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少数民族学生有80名左右 , 其中有不少孩子的第一语言是彝语 。 语言交流障碍 , 给大多数汉族老师开展普通话教学提出了多多少少的挑战 。 让中心幼儿园老师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2017年入园的的小朋友 , 吉来艺苗 。
园长王鸿雁回忆 , 吉来艺苗入园仅3岁 , 完全听不懂、不会讲汉语 , 更不用说普通话:“比如刚开学时 , 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去洗手间 , 艺苗不懂汉语 , 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 茫然地跟着小朋友去洗手间转了一圈就出来 。 ”
不同地区的彝语存在不小差异 , 王鸿雁和老师们结合吉来艺苗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 很快拿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发现艺苗能听懂同班另一名小朋友讲的彝语 , 于是我们让这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 , 帮助艺苗学习汉语、学习普通话 。 艺苗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 , 现在 , 他的普通话水平已经和别的小朋友没有区别 , 甚至更好 。 ”
教师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幼儿园参加各类比赛的奖状 , 其间不乏普通话演讲比赛 。 王鸿雁打开办公室电脑 , 资料库里密密麻麻全是老师们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普通话掌握程度的孩子精心制作的普通话学习绘本:“儿歌学习、古诗朗诵、绘本讲述、手指游戏……我们根据孩子特点 , 有针对性的进行普通话教学 ,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对普通话绘本和课堂上的普通话游戏感兴趣 , 放学回家后 , 会积极主动向家长复述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