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人间至味是清欢:他是不朽的文坛传奇,更是饕餮食客、创意厨师( 二 )


苏轼发明了新的烹饪方法“慢着火、少着水”,使调味料的滋味全部为猪肉所吸收,猪肉的味道香溢,肉质软烂,富有营养。他爱上自己发明的这种外焦里嫩、油而不腻的猪肉。猪肉虽然不是山珍野味,但是胜在价廉物美,即使是普罗大众的也能享受到。“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跟苏轼他经常平等地与老百姓交谈,一起饮酒聊天,感受山村淳朴生活的快乐,不谋而合。
后来苏轼在游历各地的时候,常常动手制作“东坡肉”,朋友们吃过后都赞不绝口。“东坡肉”因此成为一道实至名归的名菜,流传后世。
 更是|人间至味是清欢:他是不朽的文坛传奇,更是饕餮食客、创意厨师
文章插图
苏轼除了对炖肉别有所长之外,他的“东坡羹”也是非常有名的,名气仅次于“东坡肉”。所谓羹,就是汤汁,在先秦已经是大众食品,到了唐宋发展出几十种新款式。苏轼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制作办法。
“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芥,揉洗数过,去辛苦汁。”
东坡羹的原材料非常简单,分别是蔓菁、萝卜、芥菜,再增添一些豆粉作为佐料。这几味蔬菜陪伴苏轼度过黄州最艰难的岁月。
东坡羹以其鲜美,容易制作,在苏轼在世之时就流传开去。65岁的苏轼,从海南返回中原,途中遇到地方官员的接待,韶州太守是苏轼的粉丝,他特别命人在酒席上制作了东坡羹。苏轼喜出望外,原来自己发明的菜式,早就成为一道名菜。他感慨道:
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年。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很多时候,人们吃的不是美食,是人情味。
入乡随俗的“尝鲜派”
不要以为苏轼真成了素食主义者,或者是饮食上的保守派。碰到美食,他连命都可以押上。
南方在宋代已经完成开发,并且经济重点发生转移。但是饮食上南北差别依然是客观存在,并且文化话语权在北方。江南、岭南地区的人尤其喜欢吃蛙肉,遭到中原人的嘲笑讥讽。宋高宗也一度禁止人们捕蛙,但是人们实在太爱吃蛙,风气根本就没法禁止。除了蛙肉,南方人还喜爱吃蛇肉,在北方人看来吃蛇有诸多的禁忌,但广东的市肆就常有蛇羹出现,吃蛇是习以为常的。
苏轼是个适应能力极强的人,未曾出现水土不服。苏轼来到惠州,很快也入乡随俗,爱上了蛇肉。他在《古意》写道: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经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更是|人间至味是清欢:他是不朽的文坛传奇,更是饕餮食客、创意厨师
文章插图
意思说说苏轼尝过蛇肉、蛙肉后,味道不比羊肉要差。为了分享美食,苏轼曾派人买蛇羹给妾朝云吃,苏轼欺骗朝云说是海鲜,朝云吃完后才知道是蛇肉,恶心得反胃大吐,一病不起,最后还丢了性命。这也许是苏轼少有的污点,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他热情地把蛇肉强推给爱妾,万万想不到爱妾因此而死。
朝云的事在苏轼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对于苏轼而言,美味第一,性命第二。日本料理的高级食材河豚,早在宋朝已经盛行,苏轼也为河豚而疯狂,他写过一首《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看到眼前的蒌蒿、芦芽正茂,它们都是河豚的上佳配料,不禁勾起心中对美食的无限想象。
宋代的《示儿编》记载了苏轼品河豚的故事。苏轼在常州的时候,有位士大夫是他的粉丝,士大夫知道苏轼嗜河豚,于是盛情邀请苏轼来做客,以家传秘制的河豚招待苏轼。苏大学士对着河豚大快朵颐,甚至连餐桌礼仪都没顾上,直到吃的停箸、打嗝。
士大夫一家好心好意招呼苏轼,本来就是要获得苏大学士的认同。苏轼吃完后,说出了好经典的一句:“也值得一死!”招待苏轼的人,听了无不大悦。
这句话表达了河豚的美味,值得拿生命去冒险。苏轼经历了一番痛彻心扉的人生低潮,他从此珍惜生命,注重养生,但是遇到舌尖上的享受,他却可以交出性命,苏轼并不怕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