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萱小蕾、图丨网络
▼
文章插图
有一阵子,网上流行一个文案,当时称为造句体,样式如下:
“如果不学理科,我想当个作家。”
“如果不学中文,我想开个养殖场,再种片小葱。”
“如果不学设计,我想做个自由旅行者”
……
最初是一名网友在自己的主页上写下一句“如果我不学新闻,我想做个理发师”,接着便很快引起大家共鸣、疯狂跟帖。
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有几万名网友保持着这个“如果不学……我想……”的格式留言,大家将这个句式称为“如果不学体”。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一下子能引起那么多人共鸣参与呢?想必还是因为太多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吧。
或是多少也有些遗憾,所以心里都有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识,而造句,反而透露出一种念念不忘和借口。
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梦想和现实的话题。
生活中,把现实和梦想分得很清楚的人,多半是理性的。他们相对会生活的稳定些,有保障一些,在大众眼里,稳定就代表生活的不错。
而那些因梦想跟现实生存做抵抗和斗争的人,最初往往都会很艰苦,才能不顾一切坚持自己的梦想、甚至需要过一些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
这样的人看上去很累很苦很无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精神又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插图
因为他们有勇气为了自己的梦想行动和追求,如果能坚持到底,或者选对了方向,最终把梦想实现了,或者至少实现了某种现实价值,他们便也算是成功了。
这时候的他们,应该是幸福的吧,因为他们把梦想和现实融入到了一起,既可有名也可有利,实现了梦想,多半也就是可以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一边不再忧愁财富生存之类的问题。
但放眼看去,这样为梦想坚持或最终实现梦想的例子、永远少于为了现实放弃梦想的人。
我们的生活总会被周围人的目光或意志左右,当我们在父母的安排下选择了有利于生存的专业去学习后,我们的人生就慢慢离梦想遥远了。
学业有成后,我们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过得去的收入;后来又有了房子车子,有了看似美满的婚姻。
我们看上去活得很体面,但那份工作却只是为了这个体面而存在的。
文章插图
我们渐渐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份工作和这个专业,自己是一直在坚持,在为了工作后面的收入强迫自己。
当我们对生存压力感到焦虑无奈,当我们对亲人的要求或期望妥协,当我们不得不懦弱地从众,就只好带着遗憾和不甘把梦想藏进记忆的箱底,假装自己无所谓,提醒自己走一条别的路是为了责任。
可是那些念念不忘的梦想,那些从小就喜欢的方向,我们真的能从容放下吗?真的就能无所谓吗?
其实也只是藏着掖着,并不是真的完全放下舍弃了吧,若是有机会,还是想去触碰去试试的。所以才会有人一提到梦想爱好这种东西时、滔滔不绝,两眼发光,感慨万千……
但是现实多半如此:“梦想是用来向往的,专业的选择应该更现实更符合大众标准,应该选择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那一种。”
所以,当所有人都觉得专业应该贴近现实利益后,人们就只好把梦想当成一个业务爱好,有的甚至业余时间都没有,只能束之高阁。
文章插图
同时,你也不能向这个爱好“投资”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如果你为了一个爱好节衣缩食去坚持,周围人鄙视或质疑的目光会如潮一样涌来。
指指点点说你不务正业(没有他们认为的正当职业),不懂事(认为父母白白培养你),不成熟(认为你的梦想不可能实现,是白日做梦浪费时间),没责任感(不好好赚钱养成家立业养家糊口),不孝顺(没有好好赚钱回报父母)……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梁山最不合群的好汉,在梁山没一个朋友,生病后没人照顾病逝
- 菩提老祖与元始天尊是同一个人吗,两者什么关系,谁更厉害
- “双厨狂喜”,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八办,你pick哪一个
- 日本有百鬼夜行, 英国有吸血鬼, 中国有什么?
- 天蓬元帅掌管8万水兵,为什么配不上一个嫦娥?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上药服药同时进行治脚气,记牢这3招!警醒“一个感染2”
- 诗鲸2068《每一个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