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品鉴|文物里的冬日景象

很荣幸各位看官能够浏览完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比心啦,你的评论和点赞就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哦,爱你们!我们的开始是源于什么?小编知道,在您第一次点开小编的文章那一刻,小编真的非常开心,觉得咱们是同一路人!一起分享娱乐圈的那些趣事吧!
 文物|品鉴|文物里的冬日景象
文章插图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的这首诗描述了立冬的景象。11月7日立冬,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从这一天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了休养、收藏状态,大自然的四季循环就进入了冬季。
 文物|品鉴|文物里的冬日景象
文章插图
中间这件西魏时期穿戴暖和的“风帽俑”非常醒目。“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立冬后,很多果树的生长会进入休眠期,果农便会趁机给果树“理发”,使果树有充足的生长空间,能获得更好的通风和光照,来年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子。在陕历博众多馆藏文物中,也能看到很多二十四节气的痕迹。那么,古人的世界里,冬天的场景是怎样的?中国墓葬文化中有“视死如生”的观念,所以陪葬品可以说在“写实”展现墓主人生前的吃穿喜好、生活场景等。通过一件件出土文物,也让今人感受到往昔的冬日痕迹,既有熟悉的场面,也有少为人知的一面。冬天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纷纷换上了保暖御寒的衣物。在众多陶俑中,也能见到冬天会穿得非常“暖和”的人物形象。在一组文物陈列里,一件西魏时期的“风帽俑”非常醒目,一个人全副武装,戴着厚实暖和的风帽,上有淡淡的红色,帽子已过肩,遮住了严寒,包裹住了耳朵和脖子;另一个北魏时期的“男弓囊俑”,是一个成年男子身体倾斜,双手揣在袖子里取暖,斜挂着弓囊,他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看着都觉得暖意融融。这样的场景如今也不罕见,每到冬天总能看到双手插袖取暖的场面。
 文物|品鉴|文物里的冬日景象
文章插图
北魏时期的男弓囊俑,双手插袖取暖的一幕今天仍很常见。如此形象生动的人物俑,反映了当时人们御寒的一幕。南北朝时期,人物俑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这个阶段除了最常见的男女侍者和武士俑以外,又增添了部曲(一种军队编制)俑、胡人俑、仪仗俑等种类的人物俑。总的来看,南朝、北朝的人物俑其实有特征差异,北朝俑大多面容粗犷、体格彪悍,南朝俑则更加清秀纤巧。北朝的人物俑形象多为高鼻深目、头戴风帽的武士俑,带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民族特征;南朝最具特色的是女俑服饰与发髻的变化,这也为后来的唐代女俑造型奠定了基础。立冬前后,降水显著减少,冷空气逐渐增强,降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等。比如像蛇、蚯蚓、青蛙等变温动物的体温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外界温度逐渐降低,它们也会因体温的下降而难以进行觅食等日常活动,从而进入到冬眠的状态。比如刺猬,在寒冷的冬天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来补充能量,它们会将身子蜷缩在一起,躲在自己的巢穴里不吃不动,就连呼吸也十分缓慢微弱。 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市的铜刺猬上部为刺猬形,下部是中空的圆柱,应是安装在木柄端头的饰物。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只小刺猬尖嘴短耳,低头缩颈,全身的刺都竖起来了,仿佛全身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古代的匠人生动地刻画出的刺猬形象,给今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只小刺猬是碰到了天敌,还是在觅食的过程受到了惊吓?这件文物其实也在展示,刺猬也会因为太冷,所以竖起全身的刺。
 文物|品鉴|文物里的冬日景象
文章插图
铜刺猬年代约是战国至西汉,展现出冬天的刺猬冷得全身的刺都竖了起来。冬季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这一时节民间还有补冬的习俗,以抵御严寒的侵袭。那么汉代补冬的肉禽有哪些呢?几件栩栩如生的汉代釉陶鸡、绿釉陶鸭、绿釉伏羊尊等动物陶俑,就有所反映,同时也是汉代官私畜牧养殖业的生动体现。因为汉初,为了改善畜牧业凋敝的状况,朝廷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很多官家牧场“牧师苑”,大力蓄养马、牛、羊,并颁布了“官假马母”(官家借母马给百姓以繁育小马)及“修马复令”(鼓励民间养马)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私营畜牧业的发展。当时老百姓主要饲养的小型家禽家畜则包括鸡、猪、狗等。除了冬天进补,平日食用之外,它们还带来有力的经济补充。冬天到来,冷空气慢慢袭来,大自然留下的冬日痕迹在文物上依然可寻,也让我们今天的生活有迹可循,更多了些有趣的仪式感。 ( 郑华 供图)编辑:文岳审核:天乙监制:天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