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绝”不是憎恨物质,而是珍惜但不贪求
当一个人证到无我, 真正与世界、与众生建立连接和沟通,他身上会散发出柔和、真诚、慈悲、无畏的光辉,照亮和温暖每一个见到他的众生 。
【“弃绝”不是憎恨物质,而是珍惜但不贪求】——《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章插图
文:希阿荣博堪布
佛陀的僧团,毫无疑问,是一群所谓“弃绝者” 。 他们舍弃世间的一切,去到森林里苦修 。 你很容易会把他们想象成憎恨物质的人,或至少是对物质不在乎的人 。
其实“不在乎”可能是指不认为吃穿用度之类很重要,不会偏执地赋予这些东西过多的象征意义,但“不在乎”也可能就只是浪费、 不珍惜 。 我们从佛经中的描述可以知道,佛陀和他座下的弃绝者们并没有摆出一副憎恨物质的样子,一粥一饭、一件僧袍,他们都很珍惜,而同时他们也没有因为珍惜而贪求更多 。
我喜欢观想佛陀住世时与弟子们一起生活、开示正法、教化众生的情景,很多细节都会一再令我感动并受到启发 。
佛陀和弟子们吃完饭,把坐垫铺好,开始在林中或茅蓬里各自禅修 。 遇到问题的弟子会向佛陀或其他师兄请教,这时大家便饶有兴趣地聚拢来加入讨论,聆听法教 。 有时是佛陀带着弟子们去居士家里应供、探病,在弟子的启请下而说法 。 有时是佛陀在乞食的途中对遇到的信众开示佛法 。 有时是佛陀加持某些弟子宣讲佛法 。 有时以言传,有时以身教 。
当一个人证到无我, 真正与世界、与众生建立连接和沟通,他身上会散发出柔和、真诚、慈悲、无畏的光辉,照亮和温暖每一个见到他的众生 。 他甚至不需说话,他的在场即能深深触动、启发你开始反省和对真理生起真诚的向往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章插图
【我们的心灵是一亩田 , 播种什么、收获什么 。 现代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 , 却让我们的心田前所未有地干涸荒芜 , 拥有得越多 , 越浮躁空虚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结合传统禅修方法 , 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实现身心轻安 , 像一盏灯 , 指引我们发掘内心的安乐之源 。 】
推荐阅读
- 真心|跟一个男人在一起,他从没跟你聊过这“两个字”,就不是真心爱你
- 女人过了60岁,最?亲?的并不是老伴。这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这3种魄力者,注定是人上人!
- “生女儿有什么用,还不是替别人家养媳妇”“动我闺女一下试试”
- 彩礼和陪嫁一共20万,我全部用来支援大姑姐买房,真不是傻
- 女人这样“拒绝”你,不是不爱你,而是心里有你
- 人到晚年,最怕的不是子女不孝,而是...(读过泪下)
- 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往往不是出轨,不是贫穷,而是语言暴力
- 向人|4000万真能让李亚鹏下跪求饶?别傻了,真相远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 人到六十,还能碰到这四件“喜事”的,是“劫”不是福,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