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五 )


研究生毕业后,董豫赣在北京工业大学里当讲师,教书教到第五年,被建筑师张永和慧眼识别,邀请到北大的建筑学研究中心当老师。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文章插图
董豫赣与王磊、友人李兴钢、黄居正在清水会馆
摄影:柯云风
在北大,他认识了一群特别棒的教授,“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会跟你聊天。” 这其中就有中文系教授刘东。2002年的一日夜里,刘教授给董豫赣打电话,聊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化所遭受的全盘否定。
这一通电话让董豫赣失了眠。
他不断反思为什么自己这一代人会如此崇洋媚外,“一念之差,便赌气说要做点中国的东西。我是一个建筑师,那就是做园林。”
这一赌气赌了十几年,董豫赣笑说现在早已心平气和,只觉得幸运,因为“找不到中国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艺术,像园林这样聚集了这么多的文化”。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文章插图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文章插图
清水会馆中的园林景致
摄影:曾仁臻
感于这样的幸运,老董在造房子上永远倾尽全力,清水会馆的建造完全是他自己盯现场。两年的施工季里,他拿着王磊给的工地钥匙,和工人一同吃住在工地。他感慨落雨时施工的工人一下子都钻进敞厅避雨的动人场景,也说起过自己带的研究生因为不懂建造被工人们戏耍,气得自己“破口大骂”。
清水会馆的15亩地上,除了居住的庭院建筑,还有个12亩的园林,因为建造法规的限定,在这12亩的地上无法盖正式的建筑,董豫赣便想着造些有趣的亭台楼榭:
“园林里没有一点亭台楼榭,便是一块湿地,你又不是类人猿,到那里做什么,那就是个养蚊子的地方。”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文章插图
清水会馆中的园林景致
摄影:曾仁臻
最终园林里的各种亭台、连廊,来自董豫赣和许多自己学生的合力营造,现在带更年轻的学生来这里,老董会细说当年自己的高徒们在每个细节上花费的心力和巧思。
最近,董豫赣正帮一个朋友改造商品房的别墅,想改出诗人王维、建筑前辈童寯所说山水别墅里的情趣。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文章插图
清水会馆中的园林景致
摄影:曾仁臻
在他看来,如今中国人的别墅都被商业玩坏了:“做得跟西方城堡一般,一堆房间挤在中央,周围的大片草坪,只有奶牛才会喜欢。”
“现在的别墅跟公寓没有区别。公寓是因为你穷你才把房间都挤到一块儿住,但在别墅里,你有钱还挤在一块,就会觉得住别墅真惨。”
中国园林永远是先做风景,然后把好房子搁在里头。他相信慢慢地,中国有钱人会意识到,难道我们不能住在一个更好玩的生活场景里?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文章插图
董豫赣与王磊在清水会馆屋顶
如今造上千、上万平方米的房子,董豫赣安家的地方依然是个50平方米的小房子。他把原来的厕所给挪了位置,腾出了一块让自己“非常愉快”的小院,他说自己就看中了那院子。
曾有好友当面和他开玩笑,“一个住50平米房子的人怎么可能设计2000平米。”董豫赣一赌气买了张机票,不告而别回了北京。那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自己掏钱买机票,朋友找不着他,吓坏了。“生气真是生气,” 董豫赣说,“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做得到。”
2013年父亲过世,为父亲寻找墓地时,董豫赣也动过念头,想寻一块半亩之地,在真山水里给自己做个人造山水的庭院。
而清水会馆,始终是他寻找中国人日常栖居乐园的起点。
 红砖美术馆|一个只肯蜗居50m2的北大老师,给朋友造巨型四合院,内含20个院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