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问过往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不同的经历。因此王阳明认为没有必要过多的研究过往人生的对与错,过多的研究讨论只会扰乱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徒添烦恼。
不如过好当下。这也是他所说的:“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文章插图
在他完成他的思想之路上也是“莫问过往,只问前程”,一心只向前探索,深究佛法,道学,在这两块领域也算得上是有所成就,但是他没有迷失自己。最终他柔和众家之学,创造了他自己的阳明学派。
王阳明不争小利、不争口舌、不争虚名、不争先
1、不争小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于往”,这是众多人的真实写照,人生在世,只图碎银几两。王阳明与别人不同,他从不与人争利。
当时官场上贪污成风,作为官员的王阳明从来不会收受贿赂。因为他认为:“吾心自足,吾理自足”,他遵从他的内心想法,甩开一切影响他成就“圣人之学”的杂念,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
2、不争口舌
生活中的王阳明也不愿意和他人浪费口舌,这也和他的思想“致良知”有很大关系。
文章插图
因为他认为旁人无法去评价一个的对与错,只要自己做到“心理合一”,对得起道德、对得起自己就行。与他们争辩,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为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3、不争虚名
说到王阳明不贪图虚名,就必须要讲到阳明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缺一不可”。这种思想在他的行为中就表现为王阳明爱干实事。
王阳明喜欢研究兵法,他细致研究了明朝所有能找到的兵书。但是他并不只会“纸上谈兵”,他还会用瓜子、核桃来演练阵法。
当他在监造王陵时,他对工匠们实行军事化管理,有时也要排兵布阵。王阳明在官场中也不图名利,即使在江西平叛有功也没有接受很多的赏赐。他心中只是希望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文章插图
4、不争先
王阳明在生活中也不去争先出头,毕竟“枪打出头鸟”。在起考取进士期间,他在反复阅读朱熹著作时发现了朱熹有些观点存在错误,但是他都没有立即的提及出来。
因为他知道,提出朱熹的错误有什么用呢?不找到一种新的思想来对抗他,完全是没有用的。
就是这种念头下,王阳明潜心研究,深入思考,最终才有了阳明学说。
总结
王阳明的成功是必然的,他作为一名当时的“圣人”,他的生活态度也注定了他的成功。生活中的不问不争,使得王阳明能够潜心修学,最终也成就了阳明学派。
王阳明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能在生活中沉住气、仔细思考,其实得到的往往更多。
推荐阅读
- 光明日报国学版:“立言不朽”与“以文报德”
- 面对来者不善,不如学学圣人王阳明如何巧妙应对?
- 千古奇人王阳明,他有多牛不是你随便想像的
- 现代人能从王阳明心学中汲取到成功学的知识吗?答案让所有人失望
- 心学大师王阳明,如何运用上兵伐谋,让宁王朱宸濠一步步上套呢
- 王阳明审案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手段略显奸诈,结果令人拍案叫绝
- 纳兰性德的一首凄美悼亡词,媲美苏轼《江城子》,堪为不朽经典!
- 王阳明人到中年要远离这三种人,否则会一事无成!
- 王阳明:本是人间逍遥客,奈何“我”是痴情人
- 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