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六天、11台剧目、51万人次收看量,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在戏迷的掌声和高关注度落下帷幕,“这几天长江剧场的两个剧场,一左一右,热闹得很”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的亲身感受,其背后则是“年轻观众对小剧场戏曲的热情和热爱。”
【 成熟|实验还是成熟,经典还是当下?关于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专家们这样说……】
文章插图
走进第六个年头,小剧场戏曲展演已经长成为国内实验性戏曲舞台作品重要的展示平台,也为推进上海成为全国戏曲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和戏曲原创活力喷涌不息的“源头”高地添砖加瓦。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与学者齐聚研讨会,对今年展演的11台剧目“问诊把脉”,为展演发展建言献策。
回首经典,关切当下,小剧场戏曲题材愈发多元
随着展演的愈发成熟,小剧场戏曲的舞台艺术形态逐渐清晰,小剧场不仅是戏小人少,更多是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由内至外的艺术的探索和创新,寻求艺术的革新之路。在参演剧目中,昆剧《草桥惊梦》的主演与乐队进行了少见的配合互动,吸引到专家的注意。“特殊配器、独角戏方式把传统经典重新进行解构,非常考验演员。我看到舞台上不同层次的表演。现代氛围、穿插念白、场外人介入,对演员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训练。”《中国艺术报》评论部主任郑荣健说道。上海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认为乐队的表演戏是昆剧的一次大胆尝试:“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演员,而是一台演员,展现出了不弱于川剧和梨园戏的戏剧张力。”
文章插图
“文学性”是本次展演的关键词之一,多部作品改编自中外经典文本,巧合的是,无论是《草桥惊梦》还是滇剧《马克白夫人》、越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以独角戏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这些名篇都有曲折的剧情、复杂的内心、微妙的人物关系、各具特征的人物性格,但是现在,演员敢于一个人来演,着体现了一种小剧场人挑战的精神。”原市文化局戏剧处处长李守成表示。
文章插图
有回首经典也有关切当下,黄梅戏《香如故》给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伟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往的小剧场戏曲中,反映当下题材的作品比较少见,《香如故》带来了新契机和可能,小剧场戏曲也可以艺术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可能。”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胡晓军认为现实题材打开了剧种和黄梅戏演员的思路,音乐和唱腔方面的改动让观众看见了一出别样的黄梅戏。著名编剧李莉则认为该剧巧妙的借用了“小戏”的结构反应主角的内心:“从文本上看虽然仍呈现较多问题,但是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不具人间烟火的特质,看到了编导想让社会审视的部分。”
舞台虽“小”,功底却深
六年来,小剧场戏曲展演失踪秉持“吸”收传统精华养料的基础上,“呼”出一些新想法、新形式、新理念。截止今年工收到总申报剧目231部,总申报涉及剧种近40种,一共上演了19个剧种55台剧目。今年的申报更是创下历年之最,共收到申报剧目68部,涉及25个剧种,较去年增长了83.78%。小剧场的兴盛无疑为当代戏曲注入了更多活力,如何长足建设好展演平台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文章插图
“小剧场的经验告诉我们,你离观众有多近,观众就对你有多亲。”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表示。:“小剧场戏曲一路走来,对上海的整个戏曲文化的推动、引领,上海当下的戏剧观、戏曲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小剧场戏曲就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在戏剧中创新,在整体中创新,在未来创新才能使小剧场的戏剧走得更远更好。”
推荐阅读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启功32岁时的作品,虽不成熟,但是却很耐看,有梁诗正之神韵
- 追腻了《伪装学渣》爱过了《火焰戎装》,最好磕的还是这部甜宠文
- 魔道祖师法器成精什么体验陈情是大变态,紫电还是高冷女神!
- 《金粉》原著清秋怀孕催婚,众人一致怀疑,还是相信了她老实外表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古代皇帝真的很多胖子吗是吃得好还是故意画成这样!
- 王冬龄与刘洪彪的书法,到底是“丑书”还是创新?
- 【关爱未成年人】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举行讲故事比赛
- 陈抟老祖:道家玄学传奇人物却拒绝柴荣赵匡胤,看透天机还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