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 | 东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孙立涛:借“原子制造”,筑未来电子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在未来 , 显示设备可以薄如纸张 , 随意折叠、揣进口袋;“制造”不需要物质之间的加工、组合 , 物质本身的原子可以游动、生长成你需要的形态……日前 , 采访人员专访国家杰青、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孙立涛 , 他在采访中畅谈这些并不遥远的“梦幻技术” , 也向采访人员“科普”国家拟设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学科 。 集成电路代表着电子信息发展的最前沿方向 , 资本、创新、人才等要素在这一学科高程度密集 。
星光 | 东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孙立涛:借“原子制造”,筑未来电子文章插图
建立国家级创新中心
全力突破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
早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以器件制造为主 , 然而 , 随着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 , 这门学科以及常提到的“集成电路”早已发展成为一类更为广泛的学科 , 数学、材料、物理、化学、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学科都与它相关 ,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学科的主要原因 。 “集成电路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它是目前很多新技术的支撑底座 , 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都需要通过它来实现 。 ”在采访的一开始 , 孙立涛就强调 , “技术底座”需要长期投入、长期坚持 , 所有梦幻的技术场景 , 都需要基础研究铺路 。在电子信息领域 , 芯片是“心脏” , 是国家的“工业粮食” 。 孙立涛深有感触的是 , 市场换技术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 真正先进的技术是换不来的 , 换来的往往也是别人那里已经过时的东西 , 由于基础研发力度不足 , 长期以来 , 我国在芯片相关的四大基础支撑方面:设计、材料、制造、表征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短板 。 目前 , 中国的高端芯片仍非常缺乏 , 绝大部分的高端制造技术、设计、先进材料等都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 孙立涛举例谈到 , 决定芯片制造精度的光刻机、划片后的一级封装机、芯片设计用的EDA软件、高纯的硅、高纯的金属及刻蚀用的酸等都是目前关键的“卡脖子”问题 。为了解决好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 , 中国的高端芯片自主研发已经刻不容缓 。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 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 。 ”孙立涛将芯片“反击战”的关键放在技术基础支撑的大平台建设上 , 通过一系列基础研究的载体平台 , 逐渐补齐我国芯片链条的短板 。 结合地方优势产业特点 , 东大领衔逐步在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国家级EDA(软件)设计创新中心 , 在苏州建设下一代材料研究所 , 在无锡建设纳微系统国际创新中心 , 逐一攻破我国芯片在设计、材料以及制造方面的瓶颈问题 。
星光 | 东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孙立涛:借“原子制造”,筑未来电子文章插图
布局下一个十年
“原子制造”开启轻薄电子时代
芯片破局 , 已是箭在弦上 。 一方面 , 我们正时不我待地建平台、补短板;另一方面 , 我们相信 , 优势是可以创造的 , 而不是绝对受限于客观条件的 。“上一个十年 , 我们失去的 , 正在全力补救;下一个十年 , 我们必须做足准备 。 ”孙立涛介绍 , 面向下一个十年的芯片技术 , 我国在芯片设计、新型材料、新型器件以及原位表征方法等方面 , 都“创造”了优势 。 以芯片设计为例 , 目前通过“高能效”设计 , 芯片速度可提升1~2倍 , 此外 , 通过二维材料、超材料以及相应的原位原子尺度加工与表征技术等 , 东大研发出各类面向未来的新型器件 。未来的电视可以薄如纸张 , 手机柔性屏可以折叠成手环 , 随意穿戴在身上……随着基础研究的突破 , 这类“超现实”场景其实指日可待 。 未来 , 不仅电子设备的场景在颠覆 , 就连“制造”也在被重新定义——制造不再是物质间的加工、组合 , 物质本身的原子可以游动、生长 , 按照你的设计 , “长”成新样态 , 而车间将可能被一台仪器替代 。当前 , 孙立涛领衔的东大团队正在深耕“原子制造” , 他们开辟了一种新的制造方式 , 在原子分辨的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 通过电、力、热 , 光等因素 , 引导原子的迁移 , 并提出“让器件生长”等全新制造概念 。 据悉 , 该项目的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自然》等国际期刊上 , 目前正处在实验探索期 , 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 , 将大力推进电子设备向“轻薄”时代迈进 , 并开启智能制造“新业态” 。“技术世界没有恩赐 , 之所以强大 , 都是因为付出了足够多 。 ”孙立涛认为 , 当前 , 底层技术的自主创新 , 依旧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薄弱环节 , 只有持之以恒的加强基础研究 , “应用端”才能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