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提出的,通过八旗制度将满洲族人都编制在一起,便于统治和管理。八旗以四种颜色区分,分别为黄、白、红、蓝四种颜色,每一种颜色又用“正”和“镶”分为两类,比如正黄旗和镶黄旗,合并起来刚好为八旗。
文章插图
简单来说,每一个满洲子民都是需要入旗的,但是在八旗之内却不一定都是满族人。八旗的组成虽然八旗制度是由满洲部落的努尔哈赤提出来的,但是八旗的组成民族并不局限于满族人,还有一部分的蒙古族人以及少部分的汉族人。蒙古族向来和满洲族比较亲近,而且在清朝的历史上向来就有满蒙联姻的习俗,所以在他们的八旗组成部分中也有大量蒙古族人的存在。
文章插图
清朝入关以后,天下由满洲族掌管,汉族人又该何去何从呢?为了保持国家稳定,各族人民和平相处,清朝的统治都是提倡“满汉一家亲”的,他们并不会因为民族的原因就排斥、贬低汉族人,所以也有不少的汉族人愿意加入八旗。
文章插图
清朝的人民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汉族人民,另一种就是旗人,也就是在八旗编制内的人。入旗与否不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上三旗与下五旗关于八旗制度还有一个区分,清朝将八旗分为“上三旗”以及“下五旗”。上三旗分别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下五旗分别为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上三旗是皇帝亲自统领,因此上三旗人和皇帝的关系要更加亲密一些;下三旗都是由亲王、阿哥们管辖的。
文章插图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一个“上三旗”,一个“下五旗”,是不是就表示上三旗人要比下五旗人身份更加尊贵呢?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八旗内部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尊卑之分。后来清朝的统治者根据各旗的贡献大小,将八旗分为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对清朝贡献比较大,而且上三旗又是由皇帝亲自管辖的,构成部分一般都是皇帝的亲兵部队,所以地位也就越来越尊贵,清朝后期的上三旗确实要比下五旗地位要尊贵一些。
文章插图
加入八旗的人,如果有表现良好的也会得到“抬旗”的荣誉。在历史上有很多后宫妃嫔,如果能够得皇帝宠爱就有机会被“抬旗”,这是清朝的皇帝对子民们的一种嘉奖和鼓励手段。特殊的旗人——包衣清朝除了正宗的八旗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旗人叫做“包衣”。包衣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称呼,指代的是贵族家里面的奴隶群体。包衣也是旗人,只是他们的地位无法与八旗人相比,而且包衣的后代也只能是包衣。这一点对于包衣的后代来说还是很不公平的,但是在封建社会奴隶很难摆脱掉“奴隶的标签”。
文章插图
虽然包衣是奴隶出身,但是包衣人不是终生为奴的。包衣中的男子可以做官,女子也可以参加选秀。不过由于身份的原因,包衣人的待遇和普通旗人还是有所差别。就拿皇宫选秀来说,八旗女子每隔三年选秀一次,一旦选中,最低也是妃嫔身份,最高可以达到皇后的位置。
文章插图
包衣女子每年都有选秀,可是大多数人都要从宫女杂役开始做起,只有少数人通过努力才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嫔。所以能够成为清宫妃嫔的大多都是八旗秀女。
推荐阅读
- 本是边陲无名小国,却被金庸带火,皇帝成为家喻户晓的绝世高手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劝谏皇帝只是一个笑话,全方位无死角监察百官
- 史上唯一不重男轻女的朝代,女人可以离婚改嫁,连皇帝都支持女权
- 敌国派才子来谈判,群臣被辩的不敢应战,皇帝笑道:叫文盲和他谈
-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精品欣赏
- 《乾隆皇帝松荫挥笔》横轴 张宗苍-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
- 它是古代吉祥宝物,人见人爱广受贵族欢迎,却受到一位皇帝的厌恶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 清朝有一“特殊”宝贝,只能三个人用,王爷用了照样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