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寻找大运河天津记忆|百年历史 匠人斫琴 四代传承 承中求新


南开区古文化街“乐器张”民族乐器文化馆内,张俊国正在给他的新作品打磨琴身。
张俊国是“乐器张”的第三代传人,自创始人张福起至今,家族技艺传承已历经百年。如今工业化批量生产已成为常态,但“乐器张”仍然保留着先辈留下的古法斫琴技术,一张琴的手工制作周期都在1年以上。从绘图到选材,材料处理,底、面制作,开剜槽腹,粘合等前后约有90道工序,过程繁杂。
张俊国说,表面上工业制琴和手工斫琴没有较大区别,但事实上手工制作的琴在波动琴弦后,产生的余音是工业制琴所没有的。尽管当下由于琴弦材料的变化,不能与古时的琴音完全相同,“乐器张”仍坚持做到最大化的复原,在材料选择、砒灰上漆工艺中都格外讲究。
古琴制作在砒灰上漆中的花费是最大的。通常使用鹿角霜熬成胶状物加入珍珠粉、朱砂或其他矿物质与生漆调和后刷到琴胚上,反复刷置,起初古琴上的砒灰约有一个硬币的宽度,最终根据音色需求进行手工打磨,这样不仅赋予了古琴通透的音色。同时还可以通过脱漆来制作古琴上的花纹,例如蛇腹断、蚂蚁爬、牛毛纹等,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张俊国从14岁起跟随父亲学习斫琴技艺,到今天,经他手制作的古琴已有600多张,每张琴都有自己的寓意和名字,云水、大同、净瓶……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或者不同的琴身而得名。
“古有四大名琴,今有张氏禅琴”。六年前,在一次摆弄玉制品的过程中,张俊国灵感迸发,连夜画出了图纸,想要制作一张形似蝉的古琴。其琴尾如蝉翼,琴头镶嵌佛家七宝之一的绿松石作为蝉目,张俊国取“蝉琴”同音“禅琴”,既是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思考,也是乐器张世家的传承与发展,寓意张氏产品如知了一样鸣叫。
在张俊国之前,乐器张世家秉承着直系传承不收外姓弟子的原则。“我父亲根本不想收徒,但我不能让这份技艺流失。”
自2015年起张俊国开始招收弟子学习古琴制作。弟子入门时张俊国在技艺方面并无太多规定,唯一的要求便是德行端正。张俊国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但斫琴工艺枯燥无味,大多都是木匠活,能坚持下来的学徒少之又少。
第四代传承人刘怡目前正在跟随张俊国学习斫琴技艺,她从2000公里外的成都而来。拜师帖、磕头、敬茶、封红包,经过传统的拜师礼之后就算正式拜入师门,改变的不仅是称呼,还有那一份承担传承的责任。在“乐器张”的日常生活重复也忙碌,斫琴这项技艺,想要真正出师,在每天不停的学习的情况下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目前刘怡还是初学者的阶段。
除了学习斫琴以外,刘怡还担任了乐器张开设的乐器弹奏培训班的老师,教授古琴弹奏。为了把民族乐器更好的传播出去,乐器张从1995年开设便开设了培训班,面向各年龄阶层的人群。“不能光卖琴,而是让大家了解琴的文化和历史”。
目前,张俊国有十多个徒弟,一部分跟随张俊国在乐器张店铺潜心学习,另一部分则和第四代传人张雨一起接手了乐器张的新业务与宣传,“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乐器张更加生机勃勃,让千年琴音在现代更加动听诱人,与时俱进。”
乐器张第四代传人张雨生于乐器世家,长与古琴制作工厂,受环境熏陶,十二岁时,便在父亲与祖父的指导下,开始独自斫琴。
选材、设计、面板底板木工制作、合琴、上漆、裹布、上弦……不同于工业流程线上的模式化,手工制琴每一步都需要精细,只有足够熟练这些过程、足够耐心,才能做得一张好琴。这种熟练是需要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积淀和积累。
近年来,伴随着国潮热的兴起,民乐逐渐重回大众视野,而乐器张古琴制作工艺作为非物质物化遗产之一,也在坚守创新中与时代接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