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丁玲与沈从文:当日好到“大被同眠”,后来却反目成仇

1925年4月30日,鲁迅收到一封求助信,大意为身为女子的她在北京碰壁无数,走投无路,求鲁迅帮忙找个吃饭的地儿,哪怕书店的印刷工人都可以。信末署名:丁玲。
 沈从文|丁玲与沈从文:当日好到“大被同眠”,后来却反目成仇
文章插图
接到此信的鲁迅深感讶异,印象中他不曾认识这么一个人,其他朋友听说后便去打听,得出结论是:这是休芸芸(沈从文当时笔名)笔迹。鲁迅听后冷笑一声,将信置之一旁,不作回复。事后还在给友人的信中对沈从文极尽挖苦和嘲讽。这当然很快传到沈从文耳边,但初出茅庐的他选择了沉默。而鲁迅在知道真相后,也并未对沈从文表示一分歉意。此后,虽同在文坛耕耘,在理智上,二人都曾对对方的作品做出过很高的评价,但却一直保持着距离。有意思的是,在寄出这封求助信时,丁玲和沈从文仅见过一次,两人却因一封信产生如此奇怪的联系,这像极了未来几十年他们之间种种难以言说的恩怨情仇。
 沈从文|丁玲与沈从文:当日好到“大被同眠”,后来却反目成仇
文章插图
这一年初春,初到北京的沈从文,在远房亲戚的帮助下,免费住进了前门外杨梅斜街16号的酉西会馆。他将这处住所戏称为“窄而霉小斋”。两个月后,他刚认识的朋友胡也频带来了一位“圆脸长眉”的女子来看他,两人一交谈,才知道对方是同乡,两家相去数百里,但却由一条河连着,彼时双双身处异乡,不免要珍视起对方来。第一次相见,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而那暗恋着丁玲的胡也频,则在一旁被晾成了壁花。也就在这一次见面几天后,得不到鲁迅回信的丁玲心灰意懒返回湖南老家,一往情深的迷弟胡也频从北京追至湖南,两人就此确立了恋爱关系。如果丁玲就此离开北京,不再与沈从文有交集,纵使将来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中各自精彩,那也不过是一面之交的情谊而已,可命运的推手,却生生将两人的人生碰撞出一出复杂的大戏来。丁玲和胡也频离开北京后,沈从文在梁启超等人的介绍下,进入香山某图书馆工作。几个月后,丁玲和胡也频搬到了香山,彼时的丁玲,不再被孤独和惆怅所围绕,取而代之的是喜悦和满足,正值深秋,香山漫山红遍,将丁玲越发映衬得面色红润,活色生香。
 沈从文|丁玲与沈从文:当日好到“大被同眠”,后来却反目成仇
文章插图
三人同在香山,虽然各在一处,但几人来往极为频繁。“我们既然有了机会同在一处,相去不远,我在那学校里,又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所以到他们那里晚饭的日子就很多了。”——《记胡也频》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三人的感情极速升温,好似一个家庭。每每丁玲与胡也频发生龃龉,其中一人必来与沈从文诉苦。这一段香山短住,也是丁玲最无忧无虑的时光,这时的她还未意识到自己亦有写作才能,只是捧着《茶花女》等几本外国名著品读,偶尔在沈从文和胡也频为了文学之梦苦熬出一篇作品时,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结束香山之行后,回到北京,三人已经可以同住一公寓而毫无顾忌了。不过,每每丁玲与沈从文用家乡话侃侃而谈时,备受冷落的胡也频大抵也猜疑的。这一点想来敏感细腻的沈从文也能感觉到,故而后来丁玲和胡也频因冯雪峰插足闹矛盾时,沈从文一度以为是因自己而起:“我以为我会妨碍他们的生活,经过两人的陈述,我才明白与我全无关系。”此后两年,丁玲还在文坛门外徘徊不定,沈从文便以通过处女小说《蜜柑》正式步入了这座殿堂。当然,不久丁玲也通过《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举成名。
 沈从文|丁玲与沈从文:当日好到“大被同眠”,后来却反目成仇
文章插图
1928年2月,功成名就的沈从文最先奔赴上海。彼时距他离开湘西至北京,整整三年。这一年,沈从文26岁。与此同时,距离他与丁玲和胡也频同居一室,甚至被传三人“大被同眠”,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沈从文离开后,丁玲开始忙了起来,忙什么呢?原来一个叫冯雪峰的翻译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丁玲爱上了这位“乡巴佬”,她与胡也频摊牌:“我必须离开你,现在我已懂得爱意味着什么了,我现在同他相爱了”三人僵持不下中,冯雪峰先行离开北京至上海,半个月后丁玲亦随其后,而胡也频也不甘心,跟着丁玲抵达上海。这一对鸳鸯再一次与沈从文重逢,只是这一次,两人的情绪都不大对劲。经了解沈从文才知道,原来是有第三者出现。有意思的是,半个月后冯雪峰在杭州西湖边葛岭山上找了一处房子,丁玲前往度假时,胡也频也跟着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