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开始,中国的医疗行业出现了一个大转折。倒不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而是从此,一定要是熟读儒家经典的医生,才会被承认水平高。“所谓自宋以后,医乃一变为士大夫之业,非儒医不足见重于世。”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跟科举制有关。考中了有官做,大大刺激了民间识字读书的学习欲望,但实际上真能考中的人毕竟有限。于是,社会上也就囤积了大量多余的读书人,去库存压力很大。
文章插图
这时候,去当医生,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有了小时候跟四书五经较劲的经历,临床是否更高明固然难说,但阅读医家典籍,总是很大的优势。民间谚语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医生们多半还是不甘心,对考试不能忘怀。明清有不少医生留下“医案”,记录自己开过的药方,也记录自己给病人治病的经过和心路历程。就在这类书里,医生常常会讲类似这样的故事:自己科举本来是有希望高中的,但就是在迎考复习的关键时刻,有重病人找上门来。出于医者仁心,他不得不殚精竭虑替人家治好了病,因此放弃了备考,这才名落孙山。
李时珍是不是也有类似心理呢?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但他对儒学和科举的态度,显然是复杂的。他读书的天分不低,14岁中秀才这事,几乎接近神童级的表现——现代人容易低估考中秀才的难度,实际上,明代平均每个县,活着的秀才拢共才300个左右,考中的难度,至少不低于今天上个“985”。
文章插图
23岁的李时珍放弃了科举之路,大概是一种计算过成本与收益之后的理性选择,谈不上对科举制的否定。最明显的证据是,在培养儿孙的时候,李时珍没让他们都走自己的路,还是敦促他们在考场上打拼。最后,这些孩子大多也取得了秀才身份,李时珍的长子李建中更是在残酷的考场里杀出一条血路,中了举人,当了知县。
这件事对李时珍意义重大。《本草纲目》最早约于1593年在南京刻成,这就是所谓“金陵本”。一打开这个版本,就可以看见作者介绍说,“四川蓬溪县知县蕲州李时珍”。李时珍并没有做过这个官,这是把儿子的头衔安在老子头上。显然,有个县太爷身份,卖书也方便些。
【 堪称|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 堪称神童!为什么放弃科举 反而去从医?】
文章插图
这种终究还是要推崇官场成功的心理,在中国自然一点也不奇怪。有意思的是,今天喜欢强调李时珍和腐败官场相对立的学者,往往同时也喜欢夸张体制对李时珍的认可度。
李时珍在太医院不到一年,很可能是得不到认可被排挤走的,不少学者却相信他做过正六品的太医院院判。还有书称李时珍的儿子把《本草纲目》进献给朝廷后,得到皇帝的高度评价,实际上只是“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这么一个简单批示而已,书皮都不见得打开过。
推荐阅读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2021年全国仅此一副的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 张孟谈:人品堪称“战国谋士第一”,用“术”比申不害还早100年
- 宋陵石虎石羊堪称标配,为宋朝独有,其寓意深远,也是盛世的象征
- 此人堪称梁山第1好汉,武艺高强功劳大,却因3个原因逐渐被边缘化
- 方腊麾下第一猛将, 堪称梁山好汉收割机, 一举干掉5名梁山好汉
- 7副对联,堪称千古绝对,令人叹服!
- 千古绝对!上联“鱼肥果熟入我肚”,下联堪称经典!
- 萧峰的这门武功堪称神功,但他的传人大部分都没学
- 神魔小说中最强四大坐骑,奎牛勉强上榜,第一名堪称神级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