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嘉时期文人崔述(1740—1816年)在谈及《蒹葭》时却认为 , 秦得西岐之地后穷兵黩武 , 不崇尚礼乐与教化:迨平王东徙 , 地没于戎 。秦虽得而有之 , 而听信者寺人 , 所经营者甲兵征战 , 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 , 人材风俗于是大变 。然以地为周之旧也 , 故犹有守道之君子 , 能服习先生之教者 , 见其政变于上 , 俗移于下 , 是以深自韬晦 , 入山惟恐不深 。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不适于当世之用 , 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 。
《蒹葭》就是周朝守道的君子不满襄公的甲兵征战 , 才隐居在深山不肯出仕、诗人赞美叹惋之作 。然而事实上秦襄公对周王朝忠心耿耿、不废周礼 。《史记.秦本纪》有载:“襄公于是始国 , 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季札观乐一事:“ 为之歌秦、曰 , 此之谓夏声 , 夫能夏 , 则大 , 大之至乎 , 其周之旧也! ”代表秦之所以强大 , 是由于秉持“ 周之旧”的缘故 , 而“ 周之旧”正是周礼!
【名著典籍|古人是怎么看待“白露”的?真会产生白色的露水吗?】在儒家的道统观中 , 秦因“残暴不仁”而失国 , 姑且不论原因可能来自商鞅变法或因地制宜等因素 , 但秦国乃至于秦王朝穷兵黩武的形象已深植读圣贤书的士子心中 , 即使不符史實 , 也只能積非成是下去 。将“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这么优美的诗句生搬硬套到批评秦暴政上 , 无疑也是当年采诗官所料未及的吧 。
推荐阅读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品书香,青岛63中举办首届“虎山文坛”名著阅读竞赛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