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

东莞市清溪镇地处莞、深、惠三市交界处,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保存着完好的客家传统文化,清溪彩扎麒麟和麒麟舞分别被纳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溪也被确定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
文章插图
▲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清溪。(摄影:张超满)
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麒麟舞。客家麒麟舞源于一个“麒麟吐玉书,黄河清三日”的美丽传说。据传,孔子出生那一天,麒麟口含一本玉书,送至孔子床前。孔子得此玉书,勤思苦读,终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圣人,并设帐授徒,教化子民,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延续。而一向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客家先辈就把麒麟作为播散文明的圣物而加以崇拜。
 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
文章插图
▲20世纪90年代初,清溪每年的麒麟舞贺新年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来源:清溪文广中心)
清溪客家人大多由中州一带南迁而来,麒麟这一中原文化符号被辗转流徙的客家人,在聚居地传承发扬得活灵活现,成为客家人的吉祥图腾。与中国大多数民族民间艺术一样,清溪麒麟舞在沉寂了近20年后得以复苏。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的发展给麒麟舞艺术注入了活力,发掘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摆上了清溪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几乎每个村子都成立了麒麟队,有的村子还有好几个,每年的麒麟舞贺新年活动更是搞得轰轰烈烈,异常火爆。”1995年,清溪麒麟作为东莞民间艺术的亮点,被邀请参加了广东电视台的贺新春节目,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从此以后,清溪麒麟舞频频亮相全省、全国的赛事并屡获佳绩,清溪麒麟舞先后荣获中国麒麟舞大赛金奖、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表演银奖等多个国家、省、市级奖项;2007年,清溪麒麟舞受邀参加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2008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清溪麒麟队的传神表演,一举夺得演出金奖。
清溪麒麟舞艺术走出了小镇,斐声海内外,实现了由田间地头——全国观众——世界舞台的“三级跳”,清溪也被授予“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称号,麒麟文化成为清溪值得骄傲的一张“文化名片”。
 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
文章插图
▲清溪麒麟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麒麟舞。(摄影:林郁)
清溪麒麟方圆出名,还得益于麒麟制作世家的执着延续和精湛艺术造诣。清溪彩扎麒麟制作已有20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广东省内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麒麟制作工艺的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为“高华麒麟”,制作工艺五代相传。央视科教频道曾专程来到清溪,专题拍摄麒麟制作工艺。2008年,“高华麒麟”传人黄素明、黄志成父子双双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制作)代表传承人,2014年,清溪彩扎麒麟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
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制作)代表性传承人黄素明在制作麒麟头。(摄影:王小雄)
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清溪还有众多世代从事麒麟舞的艺人,其中铁松村黄鹤林一家四代承传的麒麟武艺名传四方。黄家班麒麟队大胆对麒麟形象和表演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过去表演不够方便的“长身麒麟”(4米)改为短身麒麟(2米),将过去的土布身子,改为金光闪闪的绷布身子,在麒麟套路上揉进了洪拳和南拳的风格。改革后的清溪麒麟舞有着更加浓郁的岭南乡土风情,情节设计及套路编排更加巧妙,兼具威武气势与灵秀轻盈,刚柔相济,增强了麒麟舞的艺术感染力,表演十分传神。
 客家人|客家麒麟,为清溪千年历史存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