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云上启动”市民文化节;首次尝试静安非遗线路直播,打造“在线文旅”融合“新体验”;网上圆桌会用“青春对话”讲好“红色起点”故事;历史文化名街与新型网络文学相融合,陕西北路网文讲坛线上分享,热度剧增……
12月12日,“美在静安 文暖花开”——2020年度静安区公共文旅成果展举办,全面展示2020年静安公共文化旅游工作,并对2020年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和“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进行表彰。疫情之下,静安区积极探索运用新科技让公共文化供给“线上开花”,努力做到服务不缺位、文化不缺席,用文化温暖城市。
文章插图
图说:“人类同心,共抗疫情”诗歌征集活动 静安区供图(下同)
今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静安区首次在“云上启动”市民文化节,利用各类数字平台将全区各文博场馆及街道(镇)的大量视频、直播内容,分区域精彩、云展厅、云剧场、云讲堂、长三角等56个板块内容呈现给市民。“云展厅”呈现博物馆直播——“起点·摇篮:带您走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组织动员各街镇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市民游记大赛、“侬好!小康”创意设计大赛等线上赛事。
静安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今年6月6日至7月11日间,每周六下午3点至5点,由静安区图书馆承办的《众说周知——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就会准时通过腾讯平台进行直播。每一期邀请一位作家和多位专家学者以圆桌访谈的形式,集结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的六位作者王萌萌、吴越、陈晨、杨绣丽、程小莹、吴海勇,走进一座座充满故事的红色场馆,聚焦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实践,讲述一批年轻人探索真理、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故事,畅聊不能忘怀的红色历史,每一场直播就如同一次隔代的“青春对话”,吸引众多年轻人观看。六期节目直播观看人数突破271万。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将“四史”学习教育与静安特色和阅读推广相结合,打造静安“四史”学习教育品牌,展现了文明实践项目的独特魅力。
静安区还积极开展线上“非遗日”系列活动,首次尝试静安非遗线路直播,举办“文‘遗’静安·非‘尝’之旅——主播带你玩转静安非遗”活动。将南京西路沿线的10个非遗项目串联起来,规划一条静安非遗旅游路线,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静安区的非遗项目。主播在“亨生西服”门店试穿西服,雷允上试吃特色膏方,试穿大美华布鞋,品尝凯司令下午茶,在立丰挑选牛肉干、猪肉脯、香肠等食品带回家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线上人数达426.1万人次。
文章插图
图说:中外家庭戏剧大赛
陕西北路网文讲坛是由上海作家协会和区文旅局共同发起的文化项目,从2016年10月项目启动至今,每月一期,已运作四年,将历史文化名街与新型网络文学相融合,体现了城市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疫情原因,今年陕西北路网文讲坛从6月恢复,共做8期,并且将以往的网络作家“线下会客厅”的形式搬到线上直播,8期线上观看粉丝量为779.9万。
静安区还组织开展以抗疫为主题的群文创作,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区文化馆创作越剧《守望相助抗疫曲》、歌曲《守望》、书法《苔花》、钢笔速写《众志成城》等一批抗疫原创文艺作品。收集整理全区在抗疫工作中“平凡”人们的“不平凡”事迹,在“静安文旅”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专栏宣传,其中包括“民间画家”绘抗疫心声——芷江西社区92岁的蒋振国,居家创作为抗疫助威——临汾路街道同乐国画社曹恒才,循声而来为“防疫”贡献力量——上海评弹团故事,翰墨丹青同行共情齐抗疫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书画社故事等。创作者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为群众带来精神的享受,也鼓舞大家抗击疫情的斗志。
推荐阅读
- 舞蹈《绣女情》参加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
- 2021年度“峄城欢乐汇”启动,还将举行首届大运河民俗文化节
- 山东烟台第十一中学举办第十八届“心随我动,艺满校园”校园文化节
- 哈尔滨市校园冰雪艺术作品将“云上”展出
- 百善孝为先,看晋宁孝道文化节有什么内容
- 上海美术学院打造首个国际艺术联盟云上社区
- 东城2021新年音乐会!明天,东城融媒邀你“云上看”
- 2020冬季夜市文化节启动
- 薪火相传守初心 青春砺团正当燃-黄浦区举行第十七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暨黄浦区“明星社团”“优秀社团”颁奖典礼
- 进化镇华锋村举办德孝文化节暨第三届年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