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越王勾践的越王剑、慈禧太后口含的夜明珠,还有这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这些国宝都是无价之宝。中国的国宝众多,刚才列举的只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小部分,而在众多国宝中,有两件显得很特别,如果把国宝们分档次排序,这两件国宝无疑是金字塔尖的国宝,而且塔尖只能有它们俩。
文章插图
原因很简单,这两件国宝对古代王权的象征意义,是其他国宝无法企及的,从某个层面上讲,只有它们俩能始终代表着天下王权,它们对王权的象征意义,从不因为朝代更迭和时事变迁而改变。这第一件镇国之宝便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的来由很多人都不陌生,当年秦国强夺赵国的和氏璧,秦始皇横扫六合后,便用和氏璧铸成了象征天子权力的传国玉玺,并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凡始皇帝的旨意,必盖此印玺。
文章插图
传国玉玺向来是正统皇权的象征,当年王莽篡汉,向王政君老太后索要传国玉玺,王太后大骂王莽三个小时还不带重句,最后一怒之下想摔碎玉玺,可惜只摔破了一个角,王莽拿黄金给补上了。经过数次王朝更迭,传国玉玺几经易手,最后一次现身是在元朝末年,元朝灭亡退守大漠后,朱元璋发动了九次北伐,想夺回传国玉玺,但均未成功,传国玉玺也就此消失在历史中,明清时期有几段关于玉玺下落的记载,结果都被证实是假的。若传国玉玺在当下现身,必定又会引起一番腥风血雨。
文章插图
除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还有一件国宝的权力象征意义比玉玺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便是上古传说中的大禹九鼎。传国玉玺始于封建社会的开端,巧合的是大禹九鼎则始于奴隶社会的开端,大禹铸九鼎,之后便开创了华夏第一王朝夏朝,九鼎象征九州,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夏朝国君每次祭祀天地之前,都先对九鼎行礼。后来商汤取代夏桀,商朝将九鼎运至商都,加强了九鼎对天子的象征意义,随后商都迁至殷地,九鼎也随之迁入。
文章插图
九鼎一般是不能公开展示的,周代商后,武王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曾公开向天下诸侯展示九鼎。周成王时期,九鼎被迁至洛邑,自此九鼎便被雪藏了起来。周朝衰落后,诸侯国先后称霸,楚庄王、秦惠王都想一窥九鼎威仪,他们争相打听九鼎的重量和形状,都被周天子和士大夫给呵止了,于是就有了问鼎中原这个成语。然而九鼎的命运也跟传国玉玺一样下落不明了,相传秦昭襄王灭了周朝后,便把九鼎迁至咸阳,但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九鼎却没了踪迹,相传秦始皇把九鼎给融化了,这也象征着华夏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面。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