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今天重读南怀瑾先生的三个偈语,深有感触,与您分享之。南怀瑾先生曾经在峨眉闭关,有一天机缘巧合,夜读《金刚经》,一夜之间按照三十二品金刚经,写了三十二个偈语。以下是前三个: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文章插图
缁衣换却冕旒轻,缁衣是和尚的衣服,冕旒是帝王的装扮。帝王都不做,去学佛,有这种大恒心、大毅力、大觉悟,才能够修炼有成。
托钵千家汗漫行,说的是和尚去化斋,手里拿一个钵盂,跑了一家又一家。金刚经开头,释迦牟尼佛也要去化缘,可以佛法没有多神秘,很平凡,处处都能见道。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文章插图
何事劳生终草草,佛说众生皆苦,人类一生,这样短暂,却一生都在争权夺利。有时候偶尔清醒一点,会感叹一句:唉!我是个劳碌命啊!这样劳碌,到底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搞不清楚,反正看着人家争夺,我就跟着上;人家忙,我就跟着忙;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子,我如何特立独行呢?所以很悲哀、很迷茫。
蒲团洗尽旅途情,最好是一个蒲团,青灯古佛,度过一生。其实也未必非要出家学佛,关键是人一定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独处的空间,多想一想,自己是什么、为什么、这辈子想要做什么。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文章插图
万象都缘一念波,古人说: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从何而来?都生于一念之间。念头动,则犹如平地起波澜,万千烦恼如影随形。
护心那用修多罗?前几天笔者写了某一篇文章,提及“……何必再读金刚经”,被读者一通训斥,认为是狂妄自大、忘了本。其实,看看这句偈语,真正的“善护念”,真正的悟道之人,即使不看佛经也一样平静睿智。真正大智慧者,即使身处险境也如履平地。反之,如果没有悟道之人,即使身在清福之中也难以收获心灵的愉悦,即使即使身在太平盛世也时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文章插图
岩中宴坐已多事,况起多余问什么。说的是须菩提有一天在岩中宴坐,忽然天女散花,须菩提问是谁,天女回答。南怀瑾先生信解受持了金刚经,在那一夜的某个瞬间,忽然有所感悟,真正的佛法,何必去岩中宴坐、又何必去问为什么呢。悟者自悟,道就在这儿,不增不减。打坐不打坐,道同样在这儿,不离不弃。
佛家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易经四相,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空间四相,东西南北……总之,四相非常众多,每一家、每一处见解都不同。南怀瑾先生感叹,人类的一生,都是围绕着不同的四相打转,被现象所困所迷。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文章插图
羲皇以上一无无,伏羲大神创八卦,在伏羲之前,什么都没有,整个宇宙都是空的。这个状态是一产生之前的道的状态。这个时候,万法皆空。等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种种世间法越来越多,学佛之人再去拼命求空,却求之不得。因为,凡是能求到的空,还是空吗?
剧怜多少修途客,寿我迷人犹讳愚。很多修行之人,被寿者相、我相等四相所迷,却懵懂不知,自以为得道;其实只不过犹如讳疾忌医,妄图以武断见解,去遮掩自己的愚昧罢了。
 佛学|南怀瑾先生夜读《金刚经》作三十二偈语之前三,佛学造诣令人赞叹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