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但,本就有所其为,仍能在其他行业中发挥余热,何种境界之说倒显得尤为不重要。众所周知,
倪萍、赵忠祥、朱军是出口成章的央视名主播。而荧幕外的他们酷爱绘画,可以说是乐此不倦。
近些年,一些优秀的主持人不约而同地参与到绘画行业,就当人们由衷赞叹于他们的艺术陶冶之高时,
国画大师范曾先生就对此客观的评论说道:倪萍、赵忠祥、朱军在艺术上还谈不上造诣!
不同于我们常人所认识的那样,究竟为何范曾先生会言出于此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造诣一词原指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要说倪萍、赵忠祥、朱军等人在主持界造诣颇深,倒是百喙如一。
文章插图
反之,面对在绘画界上资历蓄积深厚的范曾先生,就绘画这方面来说的确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一次采访中,主持人撒贝宁问范曾先生:“您觉得倪萍、赵忠祥、朱军这三人的画,谁的造诣最深?”
范曾先生则笑道:“这三人现在还够不上造诣二字”熟悉范曾先生的读者都知道,这三个人都和范曾有过交集,而且都是范曾先生的朋友。这则采访不难看出,范曾先生在绘画评价上绝不含糊其事。
文章插图
(1)一知半解 缺少历练
范曾先生曾说过:“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彼苍者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画家
常辉
也说过,艺术需要潜心钻研与探索,更何况是绘画这门功底颇深的行当呢?作者所见略同,放在当下的确如此,没有金刚钻,哪敢揽那瓷器活。客观上,倪萍、赵忠祥、朱军在主持界的造诣也并非一天而练就出来的,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明眼人所能看出来的。
同样的,和真正的画家大师相比,倪萍、赵忠祥和朱军在绘画的领域上的确缺少了一些时间的历练,他们的画作之所以被观众放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比画家多了些社会基础影响力。
文章插图
暂且不说他们绘画底子是否深厚,就“造诣”二字来说还是差了三分姿色。要说这三人的画作,放在外界来说还是不同凡响的。这也难怪主持人撒贝宁在采访中会向范曾先生提问这三人画作的高低之处。
虽说神乎其技,叹为观止这类说法实在是夸张至极,但仔细观摩旁人也倒不可妄加评论。家喻户晓的是,一幅书画作品的形成需要深厚的功底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喜欢也未必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这项喜欢爱好当中,毕竟,这终究不是自己的本业。
故此,范曾先生的评价倒也是心服首肯,造诣暂且谈不上,观赏倒是可不敢掠美。
文章插图
(2)兴趣不可予以置评
“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激情笔笔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书画很大程度上带给众人的更多是种心灵慰籍,基于这种感官,越来越多的人将书画当作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在陶冶性情的同时还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感同身受,倪萍、赵忠祥和朱军也将爱好寄情于书画当中,特别以国画为例,三人的书法画作也有其亮眼之处。
正是因为他们对绘画的那种执着和热爱,单凭这一点,就比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更加值得肯定。既然是兴趣爱好,又哪有什么对错,评论之分呢?因此,范曾先生也不愿过度评价三人的画作水平高低,以一句“不敢得罪他们”的玩笑话一笑便之。
毕竟他人的兴趣不予置评是一种修养,艺术的最高境界本就是“陶冶性灵容万物,艺术风流笑人生”吗?对于外行之作,何必细细钻研,一旦轻易商榷,反倒是伤了初学者那颗炽热的艺术之心,何必如此呢。
推荐阅读
- 魔道祖师中,大家最怕听到什么?看到第三句已经忍不住哭了
- 如何直观地说明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 四海集珍,极具三晋特色的新年艺术大餐待您来品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隋唐演义中没有交待的十大人物结局
- “乡土情·陈登勇中国画作品展”在兰举行
- 两岸少年艺术展在福州开幕
- 书房挂画:家居书房挂什么画好?国画山水画系列静雅悠然
- 经工集团党委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原创音乐剧《在远方》登沪 以艺术手段诠释现实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