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文山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文章插图
奉棉香摄近年来,随着外界对花瑶的关注越来越多,关于“花瑶”这一称谓的来历争议也越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花瑶”是摄影家老后先生命名的,因为他专注于花瑶摄影二十余年,并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说其是瑶,其实他们的语言、服饰、节日信仰及其他习俗,与‘瑶族’这个大家庭几乎没有雷同之处。大抵因了寨子里的姑娘分外爱美,个个着装艳丽绝伦......于是,人们便称其为‘花瑶’了。”有人说,“花瑶”是花瑶人奉泽芝在1979年前后提出的,并于1985年在《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五辑发表了《雪峰山上的花瑶》。有人说,“花瑶”是民国时期邵阳县长徐君虎到瑶山考察访贫问苦时,根据花瑶人艳丽的服饰而命名。如果是真的,那就比奉泽芝又早多了。
文章插图
《奉氏族谱》之页有人说,“花瑶”源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奉氏族谱》。2006年版《隆回县志》第十九篇“社会”第二章“民族”第二节“民族源流”中的“瑶族”条目中写道:“奉氏家谱序言记载:‘......独我花瑶于此典而阙如,诚憾事也。’故隆回瑶族又称花瑶。”但是,我所拍到的清咸丰元年(1851年)《奉氏族谱》原文是“我猺(瑶)于此典而阙如,诚憾事也”,并没有“花”字。如此说来,“花瑶”这一称谓到底源于何时何处呢?笔者作为花瑶之子,一直致力于花瑶历史文化研究,在购买、查阅了大量史志史料后,终于发现“花瑶”称谓早在清代的多种史料志书中就有记载了。2017年、2018年期间也多次向一些关注花瑶历史文化的有识之士谈及此事,只是一直没有整理成文而已。具体依据如下——
文章插图
清代手抄本《雪峰瑶族诏文》首先,清代手抄本《雪峰瑶族诏文》(也有称《瑶族罩贴》、《雪峰瑶族照文》)最后一段落中:“...今汉多猺(瑶)少,人烟亦居稀散,原田少而山多,本山高而水陡,此地是三年两不收的。恩蒙陶宪查见苦猺(瑶)民十分懦弱,惟有好花猺(瑶)永起不动.......” 此处需要说明一下,清末手抄本《雪峰瑶族诏文》原件没有注明作者、年限,但从其由右至左竖排无标点书写以及繁体字、文言文语法等就可断定该手稿至少出自清代。特别是文中的“猺”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禁止使用了的,统一称为“瑶”,奉兆春于1965年抄录、奉泽芝于1984年抄录的《雪峰瑶族诏文》都已改为“瑶”。由花瑶人奉锡联搜集整理、溆浦民族事务办公室翻印(2007年)的《雪峰瑶族照文》落款为“清皇上乾隆十年冬立”,是否有依据,不得而知。
文章插图
奉兆春于1965年抄《雪峰瑶族诏文》
文章插图
奉锡联搜集整理《雪峰瑶族照文》二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武冈乡土志》中的《瑶种志》记载:“猺(瑶)本盘瓠之后......好居溪峒,不乐平旷,衣常斑斓,语言侏离,无政治文字,强则为边祸,弱则伏处山穴也。然其种类甚多,曰犹曰獠曰猺曰獞曰猡曰猓曰...又有青、红、白、黑、花各种......”注意,隆回于解放后才成立县,以前分属武冈、邵阳、新化、溆浦管辖。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清职贡图》卷三云:“瑶人裔出于苗,因其不事徭役,故别称为瑶,亦名莫瑶。其在湖南者,聚处安化、宁乡、武冈、溆浦山谷,环纡千余里,与苗分类,历代反复无常。”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清职贡图》
推荐阅读
- 雪峰前的心跳声(创作谈)
- 酷+设计先锋|张雪峰:或盛放,或沉淀,热爱当下的选择
- 于右任与隆回的翰墨缘
- 永州市瑶族文化促进会202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江华召开
- 瑶族|首届百色瑶族盘王节文化活动举办
- 他从雪峰走来——谈歌唱家杨圣长先生|文化走廊 | 文化
- 穿岩山|雪峰山上的黎明风景
- 二十四节气|章雪峰讲二十四节气:白露
- 校园文化|隆回县滩头中学举办2020年校园文化艺术节
- 节气一首诗|章雪峰讲二十四节气: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