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登上燕郊福成古玩城的二楼的一刹那,你会被几张幅面巨大的荷花所吸引。远处初看平和中透着一股静气,近处细观,无论是笔墨功夫,还是细节的处理上都非同小可。在八尺纸上能将笔墨展现得如此痛快淋漓,真让人佩服作者驾驭笔墨的功夫。
第一次去他的工作室的时候,愙盦因事外出,接待我们的是他的夫人,她是一位文静而贤惠的女性,谈吐文雅,气质不凡。平时除了制作一些夫妻二人共创的非遗产品外,也学习书法。她带我们简单地参观了展示在工作室里愙盦先生近年来的一些作品外,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们正在开展的事业。由于马先生不在,我们稍坐片刻便离开。这一次,我们得到的信息并不多。
半个月后,我第二次去愙盦工作室,此次去只有我一人,进门以后,先生正在悉心研究他的木版水印,看先生专注的样子,我没忍心打扰他。等他停下来以后才和他进行了一下简短的交谈。起初,他比较矜持,当谈到书画艺术的时候,他的眼睛立即放出光来,开始侃侃而谈起来,可以看出他对书画及艺术的热爱已经浸到了他的骨子里。
又过了半个月,我和仪成先生一起第三次去他的工作间。不巧的是,这一次他正在创作一幅八尺的大的牡丹。由于他全身心地投入,我们没好意思打扰太久,稍坐一会就匆匆离开了。
从现场亲自感受和网上零零星星的报道来看,愙盦先生是一位有着很深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书画家。
于文,他曾写过数十篇很有思想的“学艺心得”,2014年马愙盦出版了专著《線-印象/中國畫造型方法及構成要素》,并被评为大学生美术教辅书籍,此书曾经荣登中国图书销量排行榜。
于书,他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单从楷书来说,无论是唐楷还是魏碑,他都下过真功夫。所以,他的楷书既具有唐楷的规范和严谨,又揉合了魏碑的质朴与灵活。雅俗共赏,颇具功力。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其实,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挺难的,如果太拘泥于传统,就没有创新可言。如果过多地加入自己的思想,很有可能离传统越来越远。愙盦先生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其主要原因是扎根传统,将传统中不同体系,不同派别进行融合。这一点从他的一些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比如他的楷书既有颜体的厚重,又有魏碑的灵活,还兼具二王体系的潇洒,书卷气浓郁。
这是因为他把书法当作一门学问。他首先是从文字学入手,上追甲骨文、钟鼎文,在秦汉印上又下过一番功夫。单就文字学方面的书籍,他收藏有数百种之多,上窥两汉,下及明清,堪比一个文字学的专业图书馆。其次,他对古籍版本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对不同时期的字体形式、版式及纸张都作过系统的对比研究。特别重要的是,他在金石学方面,更是颇有建树。《碑帖的版本特征及成因》是附于他处女作专著后面的论文,内容涉及之广,挖掘之深,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于画,他对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涉猎。愙盦先生的人物画以传统的线描为主,深得吴带当风的真谛。这一点他曾在一段学画感悟中有所表达:“以吴道子敦煌的《维摩讲法图》来看,人物腿部的很多线对造型是不起作用的,但是有了这些线却令你觉得这些线很轻松,很流畅。正象江苏省博物馆四大天王彩绘像一样,侧势用笔,使出的线条就令衣带有了正侧不同的视角。”小画,他注重的是人物细节的描写;大画,他更加注重于线条质量。所以,他的小画的题材更多的是宗教人物。大画则更注重线条的表现力,所以大幅人物画他选的题材是一些有特点的“民间历史人物”。
山水画方面,他是著名山水画家陈克永先生的入室弟子。所以,他的山水画具有大气象、大气势。前几天,他画了一幅八尺中堂《迎客松》,拔地倚天,气势恢宏,观此画,仿佛置身于黄山之巅。
花鸟画方面,他又是“京派花鸟”传人。因此,他的花鸟画“继宋画之周密不苟,扬现代之审美时尚”。古为今用,极具韵味。
他曾供职于北京荣宝斋出版社,他能熟练操作木版水印及饾板印刷,他对古代的活字印刷、木版水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制作出了一些具有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
推荐阅读
- 梁山三大女将,两位都爱开店,一位做正经生意,另一位却要人性命
- 这2位撑起了半个东晋,一位是奇女子诸太后,另一位鲜有人知!
- 此人梁山一位悍将,为人低调却秒杀李逵,征讨方腊马踏身亡
- 它是古代吉祥宝物,人见人爱广受贵族欢迎,却受到一位皇帝的厌恶
- 刚当了状元,科举考试就取消了,最后一位状元人生有多荒诞
- 中国“从未改名”的一座城市,沿用3000多年,只因出了一位美人
- 那么多版黄蓉,她是最让金庸老先生满意,又美又灵的一位!
- 梁山中哪一位好汉最受女性欢迎没有背景,却人尽皆知!
- 梁山五虎将的结局:一位死于暗算,一位吐血而亡,一位伤重不治
- 宋江被毒死后,梁山一位好汉再次造反,还做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