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情感史愈发为治史者倾心。“情感入史”将“前兰克”时代史学研究中某些“关怀人情”的旨趣重新消化,再造出一部“人心历史”。不过,关于既有情感史对情绪本身如何发生发展,达致“情绪文化”,最终组成社会化“情绪符号”,言之寥寥。这或许是未来情感史深耕的一条进路。玛丽在《古罗马的笑》里介绍了演说家、弄臣、猴子,但她真正引出的,是一部情感、文艺、社会的叠加历史,更是对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内写好情感史的普适思考。
作者:邹赜韬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张裕
【 古罗马|笑的情感、文化与社会历史——读《古罗马的笑:演说家、弄臣和猴子》】*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