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上译厂公开《简爱》等翻译手稿,不只有“哦,亲爱的老伙计”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犹如你跟我走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你玷污了贤惠的美德,把贞操变成伪善,从真诚的爱情的熔岩夺去了玫瑰色的光彩,画上道伤痕,把婚约都变成了赌鬼的誓言。”“昨天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天赐的礼物。”从《简爱》《王子复仇记》到《功夫熊猫》,译制片里的经典台词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让人们对电影印象深刻。近年来,随着字幕组的崛起、观众对“原汁原味声音”的追求,译制片日渐式微。目前,上海市档案局正在组织第三批市级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活动,上海电影译制厂有限公司(简称“上译厂”)将申报所保存的近万件译制片档案,并精选包括《简爱》《佐罗》《虎口脱险》等16部经典电影翻译手稿在内的译制片档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展示,其中绝大部分档案内容为首度公布。从剧本翻译、初对、对口型、选配音演员、复对,到实录、鉴定补戏、混录,进口影片经过反复琢磨成为译制片,呈现在银幕上。12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走进上译厂,听两代“上译人”讲述译制片的诞生、传承以及发展。
 老伙计|上译厂公开《简爱》等翻译手稿,不只有“哦,亲爱的老伙计”
文章插图
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于1957年4月1日,而上海在电影译制方面有着更长的历史。1945年,曹雷随父母来到上海,在大光明电影院她看到了最初的译制片,即电影翻译。现年80岁的她回忆道,“每个座位上有一个耳机,那时候我看《白雪公主》,把耳机戴上,里面有一个(声音)很好听的译意风小姐。”译意风小姐多半是从教会学校招来的女翻译,通过耳机,把银幕上的对话翻译成中文传给观众。学生时代,曹雷经常走很远的路去看电影,苏联电影《伟大的公民》她反复看了好多遍。“电影有上下两部,每个礼拜天放一部,有学生价。我不舍得花车钱,就走过去,这星期看上部,下星期看下部,再下一周再去看上部。”她说。年少时的观影让曹雷走上配音演员、译制导演的道路,而上译厂也是在译意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老伙计|上译厂公开《简爱》等翻译手稿,不只有“哦,亲爱的老伙计”
文章插图
曹雷介绍,译制片并非简单的翻译台词和配音,而是反复的琢磨、校对。这项工作中有一个特殊的角色——口型员(一般由演员兼职),需要数出影片中外国演员讲的每句话口型能装多少中国字,翻译人员据此调整每句话字数。她举例说,英文中见面说Hi,翻译也只能是一个字;如果碰上日文“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罗马音为Ohayou Gozaimasu,意思是早上好),七八个音的口型,配音演员既不能不说话,也不能随意拖音“早——上——好——”,可以根据人物关系,改成“XX先生,早上好啊”,把口型不多不少地填满。
 老伙计|上译厂公开《简爱》等翻译手稿,不只有“哦,亲爱的老伙计”
文章插图
上译厂年轻翻译张悠悠感叹:“很多话在原片里就是随口一说,是当年的翻译赋予了它戏剧性的效果,为人物增添了另外一份色彩。”把配音版当作另外一个作品来塑造目前,上译厂保存有1949年以来的译制片档案近万件,其中主要包括译制片翻译剧本、电影胶片、电影海报、工作照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千余部译制片的翻译剧本,其中包括《简爱》《魂断蓝桥》《叶塞尼亚》《茜茜公主》《巴黎圣母院》《音乐之声》等经典影片的原始档案。
 老伙计|上译厂公开《简爱》等翻译手稿,不只有“哦,亲爱的老伙计”
文章插图
在手稿的其中一页,她发现了一点茶渍,瞬间与前辈产生了共鸣,“这太像我们做翻译的感觉了。我们一般都是挑灯夜战,一杯咖啡、一杯奶茶在旁边,就在那琢磨这句子该怎么整,怎么才能够让观众更理解。” 茶渍的后一页还补了一张纸。夏恬说,馆藏剧本里藏着译制片过去的辉煌、现在的传承,字里行间让她感受到前辈们的工作态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