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

↑点击上图 , 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奖官方网站
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文章插图
童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上海梓耘斋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昌五小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 , 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 , 小区的公共环境日趋退化 , 居民的公共生活不断萎缩 。 童明团队借鉴苏州园林的营造策略 , 将小区围墙边的一段将近400米的条带空地改造成了社区居民和街道行人都能使用的游廊 , 并命名为“昌里园” 。 在刚刚结束的三联人文城市奖初评中 , 昌里园成为“公共空间奖”子奖项入围项目之一 。
口述|童明
采写|孙一丹
在中国的许多老旧小区 , 进入建成几十年的老住宅楼里 , 经常看到楼道是黑的 , 墙面是污的 , 地面是破损的 , 但是一推开居民的家门 , 里面是窗明几净的 。 家门之外的地方 , 基本上没人关心 。 公共环境的问题 , 小到在楼道里增加电梯 , 大到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 , 是目前我们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位于上海市浦东区南码头路旁边的昌五小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小区 , 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 , 在浦东新区刚开发的时候 , 居民从市中心动迁到这里 , 形成了密集的居住区 。 因为当时的工程要求速度 , 这一大片的小区品质都不是很高 , 在设施配套、空间环境和建筑品质上有很多缺憾 。 北京、上海乃至全国都有着大量的同一时期兴建的社区 , 到现在30多年的时间 , 很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
在这样的小区里 , 不仅是楼房里门窗、电梯、管线等硬件设施老化 , 更重要的是居民老龄化和公共参与机制的缺失 。 在新开发的小区里 , 居民交物业费 , 请物业公司对于小区做整体的维护、保安和清洁等 , 物业费即是公共责任 。 但在许多老旧小区里 , 由于居民缺少公共性的概念和参与的机制 , 个体家庭对公共领域的责任义务不是很明朗 , 导致社区功能和环境的退化 。 大家如何能够形成一种合力 , 共同参与家园的建造和维护 , 是很重要的 。
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文章插图
鸟瞰昌五小区周围的居民区 , 均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 , 居住密度大、楼间距狭窄 。
2018年上海拆违整治 , 把昌五小区沿边的违章商铺全部拆掉 , 留下了一片空地 , 并临时砌了一堵围墙 。 因为店面的进深有6到8米不等 , 这片空地便成了小区里的碎片空间 , 堆满了建筑垃圾 , 和居民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 。 我们思考 , 如何将这块将近400米的长条空地为居民提供他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功能 , 并激发社区的邻里关系和居民的社会交往?
在上海类似的高密度老旧居住区里 , 可用的公共空间非常少 , 住宅楼之间的狭窄空地也很难利用 。 于是我们设计将墙边的碎片空地做成一个连续的、可以利用的长廊 , 根据墙面和住宅楼之间的距离变化 , 就像一根针线把中间的片段串起来 , 让居民获得一个拓展的空间环境 。 我们设计在这块角落空间里做一些健身步道、乒乓球桌、广场舞空间等等 , 给居民使用 。
然而 , 我们的提案在第一轮就遭到了居民的强烈反对 。 住在围墙边上的居民担心自己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 通过居委会反馈 , 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我们的改造方案 。 他们宁愿不要这些多功能的空间 , 保持当前类似于垃圾场的环境 , 也不愿意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变成公共活动的地方 。
我们用“园林思维”,改造了老旧小区文章插图
由于围墙与小区墙体间的距离不等 , 游廊设计成了曲曲折折的形状 。
第一轮方案遭到抨击和否定 , 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并没有很失落 , 这个协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参与 。 如果没有这个改造的工程 , 居民就没有表达的途径、没有载体来表达他对生活环境的情绪或者愿望 。 如何让社区里的居民认识到公共环境的提升跟每个人都是相关的 , 并且看到大家的力量可以对社区的未来有实际贡献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建造围墙的物质性工程 , 而是通过改造的过程促进整个社区的社会结构 , 激发居民主动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建设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