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为自己和国家“码”一个出彩未来( 二 )


“程序员过了35岁该何去何从”一直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 甚至有人判断 , 一般国内程序员的“寿命”在20~35岁之间 , 超过35岁就很难继续从事开发工作 , 随之会面临淘汰、裁员的窘境 。
的确 , “年龄危机”在这个行业中较为普遍 , 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 计算机技术慢慢成为基础技能 , 这无疑为程序员这些互联网从业者们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 因此 , “不满足于基础的写程序”也成为越来越多一线开发工程师们转型的方向 。
今年30岁的李楠(化名)为国内某知名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 , 后入职于广州某通信企业 , 成为一线开发工程师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最开始的工作是负责日常的软件功能开发与维护 , 除了写程序 , 还要和产品经理进行需求的反复沟通以及磨合 。 在积累了几年工作经验后 , 李楠选择了转型 。
“目前我的工作更倾向于项目经理 。 ”李楠说 , “我始终觉得 ,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不光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写程序 , 还要尝试着引导一个团队去思考 , 要在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的基础上 ,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 ”从做一线开发工程师时起 , 李楠就一直在积累业务经验 , 努力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
事实上 , 在互联网公司 , 程序员的上升发展路径并非死胡同 。 “有的走专家路线 , 也就是往工程师、架构师、专家方向发展;另外也可以走管理路线 , 实现业务价值 , 我现在就是更多地往管理上转型 。 ”李楠说 。
徐光兴告诉采访人员 , 现在包括虎牙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一般都会同时设置专业发展通道和管理发展通道两条路径 。
“如果喜欢专注于技术 , 不希望精力分散 , 那就可以走专家路线;若是喜欢与人协作、带领团队、关注业务 , 不局限于某个细分技术领域的话 , 就可以让渡一部分研究技术细节的时间去做管理工作 。 ”徐光兴说 , 行业内并非单纯从年龄来判断程序员的价值 , 更多的是综合考察其能力、经历、后续发展潜力以及过往贡献 。
对于程序员群体的“年龄危机” , 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平认为 , 程序员要走出个人职业成长的焦虑 , 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 , 在提升原有技术知识的同时 , 增加其他相关业务的能力;另一方面 , 可以带着数字赋能等互联网思维 , 发掘新的创业领域 , 实现“破圈” 。
“近几年 , 虎牙公司每年都会组织技术核心人员去国外交流学习 , 像亚马逊、谷歌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很多工程师都会干一辈子 , 即使是年纪很大的技术专家依然在激情十足地敲着代码 。 ”徐光兴认为 , 只要保持紧跟技术前沿的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心态 , 35岁并不能限制技术人员的发展 。
3 中国的程序员群体已经“过剩”了吗?
“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始终是社会迫切所需的 , 而程序员正是互联网时代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 。 ”
早在互联网大潮来临前 , 就有人对程序员这一职业进行预言 。 1976年 , 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 , 信息劳动者将是后工业时代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群体 , 因为社会生产实践正朝着越来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 本世纪初 , 互联网大潮正式登陆之时 , 印度社会学家达斯对这类新兴的互联网从业者也大加赞誉 , 称其为“新的中产阶级英雄” 。
但是 , 随着每年相关专业的应届生踏入社会 , 加之国内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培训机构不停地向市场输入人才 , 国内程序员的从业人数逐年上升 , 并且逐渐年轻化 。 正是如此 , 才会出现中国程序员已经“过剩”的论断 。
“程序员数量越来越多 , 但是好的程序员依然非常抢手 。 ”徐光兴认为 , 互联网行业是高速发展的 , 如果程序员只局限在写代码上 , 那便没有核心竞争力 , 很容易被人替代 , 而“技术大牛”“程序高手”是不会存在“过剩”可能性的 。


推荐阅读